?? 日前看到一則報道,我市汽車消費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汽車保有量和駕駛證持有人數持續增長迅速,目前,每六個德州人就有一人會開車。這預示著,未來汽車數量的快速增長有可能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不超前謀劃、及早應對就有可能重蹈北京等大城市的覆轍。
??? 汽車駛入尋常百姓家是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重要成果之一,但我們也要看到因此而帶來的城市難題。汽車數量的迅猛增長,造成城市道路的擁堵,不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現在,我市某些路段也經常出現擁堵的情況,早晚上下班高峰時期,堵車也司空見慣。另外,還有停車困難、空氣污染、能源消耗、交通安全等一系列問題,如果任由其無序增長,我們很快也會陷入北京等城市的困局。
??? 其實,早在1997年就有專家呼吁:“(北京)若不實行對小轎車的規制,轎車為主的交通一旦形成,無論再用什么機制還是手段都回天乏術?!痹蚝芎唵危@里有一個汽車生產、購買和使用的剛性需求:轎車擁有者和轎車制造者一樣,都是不會輕易放棄已投入了大量資金的運輸方式。那時候,北京機動車數量剛剛突破100萬!可惜,我們錯過了。所以,今天作為一線城市代表的北京已被500多萬輛汽車堵在路上,二、三線城市卻正在條條通往北京的道路上前仆后繼。
??? 對于后發城市而言,我們應該吸取前車之鑒,及早應對,避免重蹈覆轍。在今后的城市規劃和老城區改造過程中,規劃應該適度超前,把汽車增加的因素提前考慮進去;編制相關規劃,適度控制汽車的增長速度,讓汽車保有量與城市承載力協調發展;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事業,隨著城市的拓展而延伸,形成若干個公交車循環網;加大宣傳力度,鼓勵人們選擇綠色健康出行方式;轉變錯誤的消費觀念,不要把汽車當作有錢人的標志,適度消費,等等。解決類似新常態下的新問題,還需各方共同努力,未雨綢繆、提前規劃,打好“組合拳”、奏好“協奏曲”、唱好“大合唱”。如此,才能從容應對將來出現的各種問題。
□張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