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加大反腐力度,“拍蒼蠅”“打老虎”一起來,中央紀委網站第一時間公布官員落馬信息,接受百姓監督,在反腐過程中努力做到第一時間信息公開,這是十分可喜的。
在這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各級各類反腐信息公開,與中紀委的要求,特別是與中紀委信息披露的時效性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有待進一步公開。
有人認為不公開官員貪污的準確信息是因為“擔心民眾及社會對于如此巨高的貪官貪腐額度的心理承受力,更擔心會讓人質疑,貪官們何以貪腐到如此匪夷所思的地步,進而引發一系列的聯想。”這是多余的。恰恰相反,有一些反腐信息不說,反而會給民眾留下猜度的空間,對于反腐的決心產生質疑。從周永康、薄熙來、徐才厚、令計劃到許多省部級高官的腐敗信息,中紀委都做了全面的揭露,審判薄熙來過程還微博直播,人們并沒有因此對黨產生懷疑和動搖,為何級別低很多的信息不公布呢?
中央紀委在信息公開上給我們作出了榜樣。做到信息公開一點不難,反腐敗的信息公開更不難,關鍵是觀念要轉變,腐敗分子都抓住了,人都處理了,還有啥藏著掖著不好說的呢?反腐信息進一步公開有助于安定團結,凝聚人心,反腐防腐,可以說有百利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為?
摘自4月8日《新京報》
作者:王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