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8日至30日,市中級人民法院與案發地公安機關聯合重拳出擊,用3天時間執結了兩起備受社會關注、涉及當事人眾多的民事案件,堅決維護了司法公信力和法律的權威。敢于動真碰硬彰顯了市中級人民法院實干的作風,也體現了他們破解執行難的決心。
??? 長期以來,法院裁判之后執行難一直是困擾當事人和法院的難題。再公正合理的判決,如果得不到切實的執行,判決書最終也會淪為一張廢紙,法律的權威和公信力就會受到人們的質疑。長此以往,依法治國的奮斗目標就無法實現。此次市中院聯合公安機關強力出擊,爭取了申請人的合法權益,打擊了不良社會風氣,樹立了法律權威,為實現依法治市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 執行的兩案件,涉案人數多,且存在暴力抗法的可能。尤其在社會矛盾日益復雜的現實下,一旦在強制執行過程中出現大規模沖突,就有可能給市中院造成不良影響。如果市中院作風不夠硬朗,工作不夠踏實,“老賴”將繼續逍遙法外,給執行申請人造成更大的損失。敢于強制執行,一方面反映出市中院辦案嚴謹,作風踏實,沒有任何法律瑕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邪不壓正,只要敢于向“老賴”開刀,就能破解執行難題。市中院扎實的工作作風,敢于動真碰硬的魄力,嚴格規范的司法行為,都值得各級各部門在工作中學習借鑒。
??? 這兩次行動,市中院無疑都打了“漂亮仗”,但是破解執行難不能只依靠法院一家單打獨斗。畢竟法院是審判機關,法官的崗位在審判席,而不是執行的現場。真正破解執行難題,還需要體制的改革、方法的創新,更需要用足現有法律武器。應盡快成立公、檢、法、工商、稅務、銀行等多部門聯動的長效機制,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定期向社會公布“老賴”名單,并采取其他相關懲戒措施,對“老賴”形成圍剿,讓“老賴”無處可藏,步履維艱。與此同時,依照刑法規定之“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相關人員提起訴訟。如此,才能對“老賴”形成齊抓共管的高壓威懾態勢,治愈執行難的痼疾。
□張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