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著韓國市場份額增加的東風,重振紡織業、做大農產品貿易,那么,全市經濟發展必然會大步前行。
??? 中韓自貿協定于6月1日正式簽署,雙方超過90%的產品在過渡期后進入到零關稅時代,預計五年內雙邊貿易規模會突破4000億美元。據專家分析,中韓自貿區的設立,將有利于我國紡織品和農產品貿易公司從韓國市場獲得更多市場份額。而紡織和農產品恰是我市的優勢所在。各相關企業應從中嗅到巨大商機,提前布局,主動作為,力求贏得最大收益。
??? 我市是傳統的產棉大市,紡織曾一度成為主導產業。受國際形勢及經濟下行壓力影響,目前紡織產業已經面臨困境。農產品也因品牌少、銷售渠道不暢等原因,始終不能做大市場。有著良好的基礎,而不能帶來良好的收益,可以說是明顯的資源浪費與損失。如果我市能借著韓國市場份額增加的東風,重振紡織業、做大農產品貿易,那么,全市經濟發展必然會大步前行。
??? 抓住中韓貿易大發展的商機,做好內功最重要。不管市場多么大,贏得消費者認可、青睞的還是產品質量。相關企業應立足長遠,加大科技投入,用先進的工藝和技術生產出優質產品。無數的事實證明,好產品才會成為市場上的常青樹。蘿卜快了不洗泥的短視行為,最終會自食惡果。
??? 抓住中韓貿易大發展的商機,應打好宣傳戰。現在是 “好酒也怕巷子深”的時代,產品的社會知曉率對市場大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相關企業應強化品牌意識,創名牌、打名牌,以響亮的品牌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想想我們的紡織產品和農產品,沒有幾個讓人能夠記住的品牌。另一方面,應舍得在廣告宣傳上投入,最大限度把好的產品宣傳出去,甚至可以把廣告打到韓國去。
??? 抓住中韓貿易大發展的商機,還要善于合作。我市與韓方聯系密切,也有幾十家韓資企業在我市落戶。我們應充分利用韓資企業在韓國的地緣、人緣優勢,通過與他們合作的形式,把我們的產品銷到韓國去。□杜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