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穩增長調結構主動仗,必須堅持以創新驅動為引擎,加快轉型,努力實現穩、調、轉同步發力。
創新驅動、加快轉型,要在科金產融合上下功夫。創新的過程一頭連著科技研究,一頭連著產業經濟,實現科技與產業融合,既要找準科技創新的主攻方向,又要把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我市依托資本交易大會,創新企業融資渠道;主動對接大院大所,建設創新平臺,促進創新成果落地轉化,成效顯著。 8月12日,我市又與騰訊公司實現戰略合作,為創新驅動、加快轉型添薪助力。未來的產業發展,需要從要素拉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必須堅持科金產融合創新,從根本上破解發展困局。
創新驅動、加快轉型,要培育以企業為核心的創新主體。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對技術創新、轉型升級最為敏感,必須緊跟市場需求,堅持自主創新。各級各部門應為企業搞好服務,促進人才、資本和技術等核心要素向企業聚集,引導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做久。今年上半年,我市共實施技改項目413個,總投資超過千億元,力度空前。下一步,應讓更多企業嘗到創新、轉型的“甜頭”,不斷增強持久發展的內生動力。
創新驅動、加快轉型,要抓好人才隊伍建設。我市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最稀缺的就是人才資源。我們應創新體制機制,樹立用效益體現價值、用財富回報才智的人才工作理念,建立靈活務實的招才引智機制,用好本地人才,吸引外部人才,創造寬松的環境和條件,使各類人才各得其所、用當其時、各展所長。近年,我市搭建起覆蓋海內外重點區域的引智網絡,柔性引進院士22人、高端人才10人。下一步,我們要再接再厲,在全市大力營造重視人才、鼓勵創新的濃厚氛圍,為經濟提質增效注入強大動力。
□張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