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繞建設協同發展示范區,我市提出精心培育特色產業集群,大力扶持骨干企業發展的目標,這無疑是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利好。
??? 眾所周知,我市民營經濟發展起步較早,經過多年培育,涌現了一批諸如太陽能、木器加工、體育器材等產業集群,具備了一定產業基礎,特別是一些民營企業產品科技含量較高、市場知名度較大,有的在全省全國都有名氣有影響,可以說贏在了起跑線上。但也要注意到,一些企業名氣雖大貢獻卻不夠大,發展步伐不夠快,產品市場占有率、利稅貢獻率等都不高,甚至錯失發展良機,沒能贏在終點上。
??? 總結一些民營企業發展不夠好不夠快的原因,既有先天不足、自身管理方面的缺陷,也有各級各部門缺乏抓企業扶持、抓產業培育的好思路好辦法,沒能做到“扶上馬,送一程”,為企業制定個性化扶持方案。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我們不能夠大而化之,一劑藥方治所有的病,而應尊重民營企業的個性特點,一對一進行幫扶,發自內心支持企業家、尊重企業家,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另外,領導干部要理直氣壯地多關心和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絕不能把領導干部和企業家的正常往來“庸俗化”“妖魔化”。
??? 總之,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有些非公有制企業遇到了生產經營困難,各級黨委、政府要及時予以關注,主動排憂解難,讓他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健康成長,實現做大做強做久,贏在起跑線更要贏在終點。
特約刊登
□楊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