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國正在分揀采摘好的金銀花
德州新聞網訊 “4月底機械設備就能安裝好,5月初咱就進行投產實驗,爭取到金銀花開放的時候咱就能用上,所以趁著現在天氣好,得抓緊施工。”2月18日,在平原縣張華鎮北白村金銀花種植基地,村黨支部書記劉玉國和村干部們正在安排部署茶葉加工車間建設的進度。
為了延長產業鏈,增加金銀花的附加值,去年,北白村投資70萬元,在金銀花種植基地新建了茶葉加工車間,項目建成后,可對基地及周邊村莊的金銀花進行二次加工,炒制成茶再進行銷售,預計效益翻一番。
據了解,北白村有人口766人,耕地面積1437畝,曾經村里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群眾增收“難”,集體收入“薄”。土地規模化為北白村產業發展帶來了機遇,2018年北白村成立黨支部領辦土地合作社,全村土地實現整建制流轉。為了提高效益,增加收入,合作社積極調整種植產業結構,當年,黨員干部自籌資金40余萬元,購進種苗、建立烘干房,種植金銀花70畝,秋霜梨116畝,間作北京菊24萬株,邁出了特色產業發展的第一步。
在全村干部群眾的精心管理、共同努力下,2020年北白村金銀花共烘干成品約6000斤,北京菊、杭白菊共采摘約12萬斤,各類產業項目為該村帶來集體經濟增收60余萬元,解決農村閑散勞動力200余人,充分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
“以前只靠家里的幾畝地,收入也不多。通過土地流轉,農忙時還能到種植基地打零工,再加上分紅,比以前收入多一倍。”北白村村民劉桂生說。
村民“嘗”到了致富增收的“甜頭”,更讓北白村增強了擴規模、增產業的信心。“2021年我們村種植面積增加了幾十畝,并且與潤禾種業和德州農科院對接,種植了130畝的小麥良種試驗田,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增加集體經濟收入,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劉玉國說。
村民要富、村莊更要美。幾年來,北白村黨支部借助上級政策,先后拆除危房21座,填埋廢棄坑塘7個、整治閑散宅基地36處,共治理出閑散地60余畝。同時,采取“三位一體”種植模式,栽種海棠800余株,國槐200余株,種植甜葉菊、牡丹、芍藥等藥用花卉10000余株,形成果樹花一體的“五彩街道”,村莊內外環境煥然一新。
如今的北白村,村內村外花相似、房前屋后美景連。村里環境好了、風氣正了,大家伙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村集體經濟也由“土地當家”向“產業騰飛”轉變。
三年的時間,北白村從張華鎮的“中游村”,一躍成為全縣的“明星村”。2020年,北白村入選山東“干事創業好班子(好團隊)”擬表彰對象名單。
在這里,我們聞到的是金銀花鋪面而來的香氣,看到的是老百姓增收后眉宇間流露出的笑容,聽到的是“社員們”對村黨支部的贊許。
平原融媒記者 董娟 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