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村代表上臺領取年固定收益
9月9日,省派“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隊平原縣總隊幫扶項目暨黨建引領產業發展聯合體收益發放儀式舉行,8個鄉鎮(街道)37個幫扶村,依次上臺領取年固定收益9萬元。
37個村“三秋”前領取平原土地魯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祖代母豬場項目固定租賃費9萬元,生豬出欄后,還可享受每年保底分紅7%。這兩筆分紅資金的注入,經歷了一年的論證。
“公雞”還是“母雞”,是省委選派“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平原縣工作隊面臨的首道選題。2020年9月,省委選派“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平原縣工作隊來到平原縣,每村幫扶資金100萬元,定點幫扶37個村鄉村振興。資金不設收益率考核標準,可投向村莊改貌、水電配套、文化設施等“公雞”,也可投向種養項目、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等“母雞”。“選投‘公雞’,立竿見影,顯績亮眼,但一次輸血,后繼乏力;選投‘母雞’,面臨標的選擇、市場變幻等未知風險,但產業成型后,持續造血,能夠以產業振興帶動五大振興。我們選投‘母雞’。”平原縣工作隊隊長孫俊峰介紹。
幫扶工作時長一年,平原工作隊首先拿出了3個月走訪調研,與37個村村“兩委”全體成員座談,征求意見建議,探討產業發展方向。匯總后,發現村干部思路有限、辦法不多、抗風險能力弱,意向項目局限為大田種植和特色種養,與百萬資金投入不相匹配,且面臨集體資產流失的風險。
面對瓶頸制約,平原縣將37個村的“雞蛋”集中到一個籃子里,經過村莊“四議兩公開”整合資金,委托鄉鎮代管資金,提級到縣鄉層面優選投資標的。在充分調研16家農業龍頭企業和相關國家政策后,最終選擇投資具有國資背景的平原土地魯望公司新建的祖代母豬場項目。
根據協議,剛剛建成的祖代母豬場固定資產及相關配套設施,產權歸37個幫扶村集體所有,再返租給魯望集團運營;每年兩次分紅,首次分紅保底為投資額的9%,二次分紅可達項目年凈收益的7%。租賃合同期限為20年。
37個村的“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投資,風險如何化解?
在資金使用方面,平原縣設立財政監督、審計監督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監督的全方位監管體系,每年聘請第三方開展一次審計規范,保證資金使用安全;與平原土地魯望公司母公司——省土地魯望集團簽訂補充協議,優選國企參股母公司的固定資產作抵押,明確生豬保險優先賠付租賃費用,簽訂20年協議抵消固定資產折舊損耗,確保項目投資萬無一失。
37個村的“雞蛋”交給優質項目孵化后,每年將產生350萬元固定收益,定向打入37個幫扶村的集體賬戶,支持村莊借助鎮級聯合社、黨建聯合體、新村融合等契機,因村施策,實現二次創業。
“這是我們跨區域實施黨建引領產業發展聯合體的一次有益探索,我們通過集約資源,集中發力,推動實現了村企、社企高質合作。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黨建+聯合社(鎮屬國有公司)+社會資本+社員’的產鄉融合發展模式。通過打造鎮級聯合社、鎮級公司等方式,整合轄區資金、資產、資源,做大土地流轉規模、培育產業種養基地、打造區域農產品品牌,實現農民從只拿一次性保底分紅,到享受農業全產業鏈條增值收益的轉變。”平原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齊強介紹。
本報通訊員 張大偉 曹偉 辛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