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月16日,本報記者跟隨我縣黨政考察團,赴禹城、齊河、臨邑、樂陵考察,歸后來,又進行了深入采訪,并歸納考察團成員的感想。本報從本期始推出系列報道,分基礎篇、優勢篇、環境篇,解析四縣 (市)發展的關鍵重點和內在規律,并結我縣實際,凝聚共識,凝聚力量,推進 “1515”工程。
前些年,我們選學習標兵,幾乎都是蘇浙。今天,我們定追趕標兵,把目光收攏到身邊的兄弟縣市。
2月16日,我縣黨政考察團赴齊河、禹城、樂陵、臨邑四縣市參觀學習。一路走來,與這些縣市相比,我們看到了存量上的差距,更看到了增量上的優勢。
在2013年全市綜合考評中,這四個縣 (市)分列前四名,與四縣 (市)的差距,翻開財政賬單一目了然。我們選擇出去看看,就是為了看差距、開眼界、拓思路、提精神、鼓干勁、抓落實。
這次參觀把差距具體化,讓我縣干部、企業家感同身受,澆滅了 “小進則滿”的虛火,點燃 “干事創業”的激情,為把脈2014平原經濟,實現 “科學務實”發展,提供了諸多啟示。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考察團成員對此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基礎差距,特別是大企業存量差距,讓人看在眼里,更急在心里。與四縣 (市)相比,目前,我縣納稅過5000萬元企業交了 “白卷”,這讓人心慌忙、糾結。 “群山無峰”企業現狀已成我們最大的短板。
山高人為峰,觀念要領先。四縣市的成功在于他們敞開了胸襟,放寬了眼界,善于識大勢、謀大局、干大事;在于集中突破統領發展的工作重點,夯實發展的基礎,在大企業培植上,實現“撐桿跳”、“跨欄跑”。
齊河縣把“大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把培養‘行業巨人’作為一號工程”,越來越多的行業巨無霸相繼在齊河出現。我們考察的永鋒集團、金能科技,去年分別納稅4.6億元、2.3億元。禹城做強功能糖生物產業,上演本土企業上市高潮,我們考察的保齡寶生物公司,去年納稅達到了9600萬元。
臨邑縣以石化產業為母體,孵化大企業集群,去年,臨邑兩家納稅過億元企業皆來自石化產業。我們考察的樺超化工公司投產后一年納稅突破8000萬元。樂陵市以集群化為方向,毫不動搖地培強體育、五金機械裝備、循環化工等七大主導產業。我們考察的飛達集團下設10個子公司,集團“飄牌”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泰山體育產業園有9個子公司,8個分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綜合性體育器材生產基地之一,和亞州最大的人工草坪生產基地。
大企業是縣域經濟基礎的標志。與四縣市相比,我們差在大企業數量和個頭上,這也是平原經濟發展的最大短板。培植頂天立地的 “大塊頭企業”,成為平原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
2013年,是平原經濟發展史上打基礎、謀長遠,實現重大轉變的一年,特別以 “1515”工程為統籌,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大企業培植三條戰線快速推進、處處開花,全市項目建設調度會議也首次在平原舉行。這些預示著平原經濟的“家底”越來越厚實,也為平原今后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客觀地說,四縣(市)的一些大企業培植的經驗做法,我們并不陌生,比如做大草根企業、引進重大項目、擴大對外合作等,但為什么這些做法在那里成績顯著,在我縣卻“差強人意”呢?關鍵在于我們“指向太多”、“抓得不牢”。
如何快速扭轉存量基礎弱的局面,快速縮小差距,甚至彎道超越?“看存量,人家坐的是‘寶馬’,我們坐是 ‘桑塔那’,如何跑贏人家,只有在增量上下功夫,增強后發優勢。”馬善軍書記說。
與四縣 (市)發展歷程印證,沒有大企業,經濟永遠難以打翻身仗。經濟工作紛繁復雜,涉及方面很多,但是我們一定要抓住重點。縮小差距、加快追趕,應該說,我們已經找到了一條科學務實的發展路子:那就是堅定不移地實施“1515”工程。
去年,我縣提出實施“1515”工程,一是明確發展的目標。有了這樣一個目標,可以讓我們的工作有奔頭。二是制定評價的標準。提出招商引資的評價標準和干部實績的評價標準。三是把復雜的經濟工作簡單化,把全縣所有資源、干部所有精力,都要集中到“1515”工程上。
年初,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平原經濟工作的主題:“打基礎謀長遠,抓轉型促跨越”,核心是實施“1515”工程,培植平原的優質、有競爭力的企業。服務全縣大局、爭做發展功臣,我們就要堅定不移地推進“1515”工程,圍繞工程確定的計劃和目標,去抓、去干、去落實。
心神不定,輸得一干而凈。我們不需要“一日看盡長安花”后的自嘆不如,更不需要“邯鄲學步”,迷失自我。而需要“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向前沖的干勁,勇于擔當的責任和攻堅破難的實干精神。
就如王洪霞縣長所說,“承認差距是一種胸懷,找出差距是一種境界,縮小差距是一種能力……看的好不如干的好,看的眼熱不如干的火熱,說一千道一萬不如把工作好好干”。
“朝著自己的目標堅定前行,整個世界都會給你讓路。”從四縣 (市)快速發展歷程中,我們再次領悟了這句話的深刻道理。贏在務實,成于實干,只要我們橫下一條心,擰成一股繩,推進 “1515”工程,平原一定能行!□王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