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是文明禮儀之邦,山東圣人先賢眾多,家鄉齊河更是十分講究禮儀的地方。我在北京工作生活了五十八年,我生活經歷豐富,飽經滄桑。我在部隊當過兵,住過軍營,也住過山溝郊外帳篷;在工廠做過工,住過集體宿舍;在農村當過工作隊長,與農民兄弟一起種過田,住過農民的土坯大炕。在電信部當過小頭頭,住過平房大雜院,也住過高樓大廈。多年來,我與農民、工人、軍人、干部,男女老幼有過廣泛的接觸,因此,對老北京人的習俗禮儀還是比較了解的。
??? 老北京人與齊河人有許多相通之處,都有熱情、誠懇、實在、大方等美德。但在接人待物、禮尚往來、習俗禮儀等諸多細節上也存在著不少差異,現列舉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幾件事例供鄉親好友對照相互之間的差異,這些差異不能說那個好,那個孬,而是各有長短罷了。
??? 一、遇到熟人打招呼,相互問候。
??? 家鄉齊河人,每天早飯前后出門碰到熟人打招呼,是根據不同對象、不同地點有不同的表達,如遇到上班的人問一聲——“上班去啊”,遇到送孩子上學的問一聲——“送孩子啊”,遇到早上晨練問一聲——“去活動活動啊”,總是很自然得體。而老北京人每早出門遇到熟人打招呼大多是問——“早啊!吃了嗎你吶?”基本上是千篇一律。這種問候本無可厚非,但如果不講場合、不看對象就會鬧笑話。我住平房大雜院時,因為一般都是十幾戶、幾十戶公用一個廁所,有一位老北京鄰居,經常是不論誰從廁所出來總是習慣的問一句:“早啊!吃了嗎你吶? ”弄得對方很尷尬,不好回答,說吃了說沒吃都不合適。
??? 還有一次,我因耳疾住院,臨床一位老北京人耳聾的厲害,一天早飯后醫生查房,醫生問他:“有大便嗎? ”因為他習慣了“吃了嗎你吶”這種問候,還以為是問他吃飯了嗎,他回答:“吃了! ”逗得在場的人哄堂大笑。
??? 二、請人赴宴,如何向被邀請人發出邀請?
??? 家鄉齊河人在有喜事或朋友聚會、求人辦事,請人吃飯時,一般是發請帖,有專人送去。其他事,在通訊不發達的時候,由請客人專門上門去請,現在基本上用電話發出邀請。一般都是提前一兩天即可。
??? 但是,老北京請人赴宴很有講究,素有提前三天為“請”,提前兩天為“叫”,當天通知為“提摟”,當天“提摟”一般認為這是對人不尊重、不禮貌的表現。但也不是千篇一律,發小、鐵哥們相互間可以不太講究。
??? 三、酒場宴請敬酒及坐位次序的講究。
??? 敬酒。酒宴開始主人(主陪)先客套幾句歡迎客人的話,之后,主人(主陪)先舉酒杯,同時請各位陪客一起舉杯向客人敬酒,一般是連敬三杯;之后,其他陪同人員向客人敬酒;再后是主人客人共同飲三杯酒;最后在場的人相互敬酒。家鄉的敬酒禮儀相當的繁雜,相當熱情,相當的鄭重,相當的有氣氛,更是相當的逼人。敬酒的花樣繁多,一句話就是不勸你把酒喝下去不罷休。
??? 座次。家鄉的酒場座位次序也非常講究。按年齡老幼,輩分大小,職位高低,主人客人等等分別按上位、次位、下位等依次落座,這個講究似乎是很鄭重嚴格。有時,會為一個座次你推我讓、爭執不休,有的農村酒場還會因為座次鬧出糾紛和不愉快。還有讓人不可理解的是不少地方有不準婦女兒童上桌的陋習,尤其是農村比較嚴重,隨著時代的變化,這一點已有了很大的改進。
??? 喝酒吃飯時誰先舉杯誰先動筷子也有講究。這一切雖然是講究禮儀講究禮貌,但有時也會讓人很拘束,似有可商榷之處。
??? 而老北京人在上述幾點上與家鄉齊河有著很大差異。
??? 敬酒不勸酒。酒宴開始,主人(主陪)先禮讓一句,請大家舉杯向客人敬酒,敬過一次酒之后,不論客人喝了多少,便不再敬酒,也不勸酒,誰想喝就喝誰想吃就吃,完全隨意。
??? 不講究座位次序。誰坐在什么位置都無所謂。不論男女老幼,只要座位能容下都可以上桌。喝酒吃飯完全隨意,主人客人互不相讓,主人吃完飯后,不管客人是否吃好喝好,主人可以先放下筷子,客人仍可以繼續吃喝。老北京人習俗雖然很隨意,無拘束,但似乎有欠熱情、禮貌之嫌。有一事例可以說明這一點。一次,我老同學兒子到北京辦事,我帶他到我的一位老北京朋友家做客。我的朋友準備的飯菜很豐盛,但他們吃喝很隨意,并不一再敬酒勸飯,結果主人很快吃喝完了,同學的兒子也只好放下碗筷,在返回的路上,同學的兒子告訴我:“他沒有吃飽飯。 ”
??? 四、禮尚往來送禮還禮。
??? 節假日串親訪友或平時互相往來,朋友聚會,不論是北京還是家鄉都不會空手去,基本上都會拿上適當的禮品,但是在送禮還禮的細節上確實有差別的。家鄉齊河的慣常做法是:客人臨走時,想把禮物全給主人留下,但主人堅持留下一部分,讓客人帶回去一部分或者把帶來的留下再換回一些別的禮物給客人帶上。為此,經常是你推我讓,你爭我奪。我記得小時候串親戚拜年,這種場面經常看到,有時候會爭執到大街上,很熱鬧。這大概是咱家鄉特有的一景。
??? 老北京相互往來送禮還禮與家鄉齊河有較大差別。一般的客人帶來的禮物全部留下(也有的將自己的特產給客人換一下帶走),相互間你來我往都是這樣,習以為常,不會出現你掙我奪的奇觀。
??? 我們國家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五十多個民族,各地域,各民族民情、禮儀千差萬別,傳統文化豐富多彩,各有千秋,這是我們國家興旺發達的具體體現。
□ 劉福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