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自成在崇禎十四年進入河南,占領湖北,十七年披靡陜西,出兵山西,兩個月后便兵臨京城,僅用三天打下北京城,逼得崇禎皇帝煤山上自殺殉國。雖然李自成鬧了十六、七年革命,但有多數時間是過著“流寇‘的日子,處在官軍的窮追猛打之中,真正的走上成功之路,僅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勝利來得倉促突然,他們在心理上并沒有充分的準備,自上而下自我陶醉在太平世界里,全然忘記了山海關外清軍的威脅。幾十萬的士兵囤聚在北京城內外軍紀松懈,搶掠民財,吃喝玩樂。丞相牛金星忙于籌備李自成登基大典,招攬門生,開科選舉,并不忘排除異己,他過起了“大轎門棍,灑金扇上貼內閣字,玉帶藍袍圓領,往來拜客,遍請同鄉”的闊氣生活。劉宗敏本是帶兵打仗的將才,此時卻扮演了刑官的腳色,審訊前朝官員,嚴刑逼供,都是為了搜刮金銀財寶。不僅如此,劉宗敏霸占前朝鎮守山海關守將吳三桂愛妾陳圓圓,為追繳錢財將吳三桂之父下獄,此舉迫使吳三桂降清,加速了李自成“大順”朝的滅亡。
??? 在無序的狂熱中,李巖是幾個有清醒認識的人物之一。這時的他幾乎被排除在決策層外,職位在牛金星、劉宗敏等之后,但他不計個人得失,面諫李自成,提出四項建議,其中嚴肅軍紀和解決吳三桂兩項,顯示了其憂患意識和斗爭策略有超人的一面。坐上龍椅的李自成早已被滿朝文武的萬歲聲喊得頭昏腦脹,李巖的話像一陣風從耳旁刮過。李巖并不氣餒,他聯合宋獻策等人對牛金星、劉宗敏的所作所為進行了或多或少的反制,然而一切都無濟于事。
??? 郭沫若認為李自成并不是剛愎自用的人,他的失敗大多是由牛金星、劉宗敏之流一手造成。像對待吳三桂,初始是有歸順之心,只是劉宗敏私心太重,奪人之愛,綁票勒索,才逼的吳三桂反叛,釀成大禍。但是,李巖在諫言中早已提醒李自成,只是被他當成耳旁風,作為決策人,領導人,李自成才是失敗的責任人。再者軍紀渙散直接導致軍隊戰斗力的削弱,李自成無意中放縱這種散漫混亂,根源在于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聽不進逆言。
□ 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