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彤
2月11日,單位組織全體干部職工觀看了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大家無不為之動容,甚至流下了感動的熱淚。
哲學家薩特曾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我們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志愿軍,就是用崇高的信仰、不畏死亡的勇氣,為抗美援朝譜寫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電影《長津湖》展現的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發生在朝鮮長津湖地區的一場戰役。中國人民志愿軍第9兵團3個軍,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與武器裝備世界一流、戰功顯赫的美軍第10軍進行了直接較量,創造了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迫使美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這次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志愿軍在東西兩線同時大捷,一舉扭轉了戰場態勢,成為朝鮮戰爭的拐點,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
影片將我們拉回了70多年前的朝鮮戰場。人物線從伍家三兄弟開始展開,伍千里帶著哥哥的骨灰盒回到家鄉探親,與弟弟伍萬里和父母團聚,正謀劃著給父母蓋房子。可是,意料之外的緊急通知打破了一切,伍千里被通知緊急歸隊。影片用拉遠近景的手法拍攝了伍千里和父母分別時的場景,于無聲中讓人體會到了父母送別兒子的擔憂,和兒子對父母的不舍。
弟弟伍萬里桀驁不馴,19歲的他瞞著父母和哥哥也加入了志愿軍的隊伍,最終成為雷公手下一個新兵。從一個對槍支一無所知只有一腔熱血的莽撞青年,到第一次面對狂轟濫炸,眼看著自己身邊的伙伴戰友被炸得血肉模糊,伍萬里積攢著內心的恐懼和憤慨,再到用手榴彈清理阻礙,炸掉美軍信號塔,伍萬里完成了從無知無畏青年到英雄的蛻變。
影片中,已經退伍的指導員梅生,放棄了本可以的安逸生活,騎12個小時自行車來到火車站與大部隊會合,眼神中充滿殺敵的決心,可下一秒拿出女兒的照片,就又變成了一個思念女兒的父親。在戰場上,梅生為了躲避敵人攻擊,被迫從山上滾下,山下就是被燒的汽車,梅生拼盡全力扭轉軀體,有驚無險,躲避了火海,但雙腿還是被吞沒,他奮力撲滅腿上的火。此刻,他最惦記的依然是自己的女兒,他拿出被火燒掉一部分的女兒的照片,看著女兒被火燒掉了一半但好在還保留大部分的照片。
還有面對美軍投下的標識彈,雷公徒手抱起標識彈保護戰友們,遭到轟炸機的集中攻擊,最后慘烈犧牲。看到這里全場同志無不動容、淚目。是啊,我們只知道他們是英雄,可我們忘了,英雄也是人,也是血肉之軀,也會害怕,也會疼。英雄是伍千里,總是懷念著大哥,惦記著父母;英雄是父親,面對死亡依舊思念著女兒;英雄也是雷公,他和我們一樣怕疼,可為了戰友,為了勝利,他把自己當成美軍的活靶子。還有為阻擊敵軍而在山上凍了六天六夜變成冰雕的戰士,連美軍也不得不感慨“面對有如此決心的志愿軍,我們永遠無法打敗他們”。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長津湖戰役只是抗美援朝戰爭中諸多戰役的一個縮影,真實歷史中,190多萬英雄兒女投身于戰斗,用他們寶貴的生命,為祖國換來平穩的發展,使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我們當從前輩奉獻家國的奮斗中尋找精神坐標,延續紅色使命,在未來寫下更多熠熠生輝的中國故事,這就是對英魂最好的告慰。
山河已無恙,吾輩當自強。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更要心懷遠大志向,繼承先烈勇于奉獻的精神,在成長奮進中創造新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