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完當地華人聚會回到學校,李玉軍發現門口站著班里的幾個孩子。天上暴雨如注,孩子們渾身透濕:“老師,您可回來了,我們擔心您的安全。 ”“孩子們一句話或一個眼神,有時就很感動。曾被感動過無數次,回國時都有點生離死別的感覺了。”李玉軍說跑到泰國當老師有苦有樂,三年時光是一次抵達,也是另一意義上的出發。
課堂上的山東鄉音
“從來沒有想過,一個普通的山東女教師,竟然能站在泰國國光中學的教室里,用漢語給異國他鄉的孩子們讀書、講故事、做游戲……”李玉軍告訴記者,當初的一時沖動成就了一段不一樣的人生,雖然有苦有累,但很值。
2011年7月,聽說有去泰國支教的名額,意在傳承中國文化和中國語言,作為齊河縣第二幼兒園的教師,她毅然報名,沒來得及和家人道一聲珍重,便踏上了飛往異國他鄉的路。彼時,兒子剛剛四歲。“孩子那么小,為什么會選擇這樣一種生活? ”面對記者的疑惑,李玉軍說人生有太多“想不到”,說不定哪個“想不到”就是一場“喜雨”,是禾苗得主動尋找滋潤,否則會平庸一生。“機會如同天上掉餡餅,年輕人該舍得要舍,該得的要得。 ”
之前,李玉軍對支教的合艾國光中學一無所知。臨行前,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從教經驗,她整理出一些音樂教學、少兒歌舞資料,還準備了常用的教學 用 具 和 教 學 書籍。辦好出國手續,便獨自踏上飛往泰國的飛機。
在泰國合艾支教,遇到困難是家常便飯。“剛到那里很寂寞,沒有可以說話的人,但三年的生活卻感受到了當地人和孩子們的熱情。 ”
第一次上課,李玉軍說還沒進教室就聽到此起彼伏的問候聲。孩子們一句簡單的“你好”,讓她很感動。“有的唱著鄧麗君的《甜蜜蜜》跑過來和我握手,一下子把我的緊張緩解了。 ”
作為一名幼兒教育階段的漢語教師,遇到的最大問題是語言。在完全陌生的語言環境里,縱然有一肚子好主意,有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有萬千的鼓動激勵話語,卻怎么也說不出來。剛開始,連叫孩子們跟讀、抄寫這樣簡單的表達都要借助肢體語言。一堂課下來,手舞足蹈的滿身大汗。
“但這絲毫不影響孩子們和我的交流熱情,他們總是千方百計、手舞足蹈地表演給我看,比如問我信佛嗎,怕鬼嗎,他們就裝出拜佛和鬼的樣子。”許多泰國孩子喜歡漢語,有些華僑家的孩子甚至懂一些簡單漢語。一次上課,給孩子們講故事時她不經意間說了一句山東方言,一個小男孩告訴她和奶奶說的話一樣好聽。經了解,她得知小男孩祖籍也是山東,爺爺那一輩兒到的泰國,奶奶至今說話還帶著濃重的山東味。“這件事讓我高興,雖然后來在課堂上盡量避免說山東方言,但感覺自己不再孤單,天下到處都有咱山東人。 ”李玉軍一周要上十幾節課,早晨六點就起床準備課程。那里的孩子們雖然喜歡漢語,但卻不知道預習,更不知道復習,甚至都不像中國孩子一樣帶課本,所以對漢語的遺忘速度超出想象。為此,她想了不少辦法,唱歌、做游戲、送獎品、加分……用層出不窮的花樣激發孩子們學習漢語的熱情。
華人圈里的“一號嘉賓
李玉軍支教的合艾市,是泰國西南部的一座小城,那里有一所盡人皆知的學校——國光中學。“雖然稱中學,但有高中,有初中,還有小學和幼兒園,是華人捐款修建的一座歷史名校。 ”“目前,學校已在幼兒園 2、3年級 11個班和小學 1—6年級 34個班開設漢語課程,華僑們聽到校園里傳出的漢語讀書聲,無不為之歡欣。 ”對于孩子們的讀書聲,李玉軍說在國內天天聽得到,卻從沒為之激動過,而在泰國的校園里聽孩子們用漢語誦讀唐詩宋詞,會激動的淚眼婆娑。“那時像置身在故鄉的土地上,感覺很親切。 ”
當地華僑特別尊重志愿到那里支教漢語的中國教師。每逢節假日,華僑們都會組織聚會邀請中國教師參加。每一次聚會,李玉軍都喜歡和華僑們討論問題,便被指定坐上座,是華人圈里的“一號嘉賓”。
泰國合艾一帶的華僑多為實業家,喜歡做慈善,在當地頗有話語權。即便如此,華僑們卻依然喜歡談論中國的事情,而對泰國局勢卻都不怎么關心。一次,實業家陳先生和妻子聊起香港,妻子說對“持中國護照者在香港只能逗留三天,持泰國護照者在香港可逗留七天”想不通。 85歲的陳先生年少時從福建到泰國,如今卻依然持有中國護照。雖然家人們都已是泰國人,他卻爭辯說中國制度以國情而定沒有錯,外國人想不通只能慢慢想。妻子見他不說理,便求李玉軍作評判,李玉軍笑笑說:“各國制度有異,風情卻多種多樣。 ”陳先生聽后豎起拇指說了一聲好,他妻子卻嘟起嘴來說:“咱們國籍不一樣,這事相互說不通。 ”
與“馬航”不期而遇
泰國是一個以佛教作為國教的國度,有95%的佛教徒,不僅擁有“微笑國度”的美譽,還素有“黃袍佛國”之稱。佛教對泰國文化、禮儀以及國民日常生活等有著深刻影響。因此,泰國學校里的孩子特別有禮貌。“每天清晨學生們都會向老師行‘合十禮’,也就是雙手合十放在胸前然后深鞠躬,讓鼻子碰到中指,這是對長輩一般的做法。每天行禮兩次,早一次下午放學一次,每次不管是在校外還是在校園里,學生都會禮貌地向老師鞠躬說‘您好’。 ”李玉軍說這話時,記者突然想到她在QQ空間里寫下的一句話:“到了泰國才知道,國內教育那么久的和諧畫面,原來是這樣的……”
一天,一個華僑家長突然將五歲的女兒送到李玉軍面前,說要讓孩子跟著她學漢語。“孩子的母親雖然是華僑,卻不怎么懂漢語,特別想讓孩子說中國話,就想讓孩子每天跟著老師上課、生活。 ”家長的真情讓人無法拒絕,孩子天天跟李玉軍生活在一起,“家長竟然很放心,這樣的信任金錢都不可能買得來”。
李玉軍還講了兩個女孩和一個陌生男人的故事,主人公當然是她自己。
一個周末,她和女同事騎一輛單車外出,回來時車胎扎壞了,兩個人只好推著走。泰國的天氣異常熱,太陽像火把一樣從頭頂上烤著,不大會兒就汗流浹背了。這時,一騎車的陌生男人看到了,主動說把單車讓給她們騎,自己騎她們沒了氣的車子。“當時有些怕,畢竟是一陌生男人,萬一是騙子怎么辦?”李玉軍說自己的思維還停留在國內狀態,同事卻不由分說把陌生男人的車子騎了過來,并帶著她回到駐地。然后,又把車子還給了陌生男人,陌生男人哼著小曲騎車走了。“真是一幅和諧畫面,在咱們國內都不敢想象,一個陌生男人給兩個陌生女人換著單車騎,女人敢嗎? ”李玉軍說至今想起來心里都很溫暖,真希望那樣的溫暖一直被傳遞。
與這樣的溫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回國時與“馬航事件”不期而遇。“再怎么也想不到,飛機竟然和馬航事件走的一個線。 ”在泰國三年,想家,想兒子,甚至想故鄉的角角落落。因此,提前一個月訂了機票。機票剛剛訂上,“馬航事件”發生了。再一了解,飛機正是馬航航線。“先飛曼谷,再飛吉隆坡,然后直飛北京。 ”“坐在飛機上,外面稍有動靜心便提到嗓子眼。 ”透過玄窗看大海,蔚藍色竟然成了一道魔咒。在首都機場走下飛機,望著藍藍的天,李玉軍內心蹦出一句話:人生,有多少個不期而遇?□解永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