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田梅科)“剪紙對我而言,有著獨特的魅力。 ”在渤海小學,美術教師楊迎春接受采訪時說道。從事教育事業十三年來,楊迎春始終對美術專業以及其衍生出來的各類藝術形式勤學不輟、苦于鉆研,對剪紙藝術的癡迷和喜愛尤甚。
走進楊迎春的家,一張張鮮活生動、寓意深刻的剪紙作品映入眼簾。這些作品,既有人物,也有花鳥。“我對于剪紙藝術的認識和興趣始于一次偶然的博覽會參觀,看著一幅幅惟妙惟肖、生動形象的剪紙作品,觸動了我的心,激發了我的學習欲望。 ”
對于剪紙這門課,楊迎春對它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自己都沒有想到的。從那時起,她開始在剪紙世界“廢寢忘食”,她拜訪名師,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吸收學習理論知識,勤奮不綴、傾情探索,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發揚和創新,家里到處是剪紙和繪畫底稿。經過一個個充實忙碌而又略顯枯燥的日日夜夜,創造了不少優秀作品。
多年如一日的堅持,楊迎春的剪紙手法已經非常嫻熟,單幅的剪紙作品只要拿起剪刀便信手拈來。后來她變得“不滿足”,開始用剪紙來講述歷史、講述文化,創作一套《八極拳》畫卷的想法由此誕生了。從有了這個念頭后,楊迎春開始參考各位剪紙名家的作品,結合自己的創意和想法,開始畫起底稿來。一副原創的剪紙作品需要先打底稿,勾勒出人物大樣,然后用剪刀一筆一筆的剪出來。“八極拳的練功體系中有八個單式動作,人稱八大式,其動作形式多種多樣,每個動作之間都存在很大的差別。畫起來既費時又費力。 ”楊迎春說道。為了畫好八極拳動作的神韻,楊迎春特意請來了吳鐘八極拳培訓中心校長兼教練宗學習為武術指導原型,每一個形象都惟妙惟肖,每一個動作都展現了八極拳的精華所在。
憑借對剪紙的熱愛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她手上的鉛筆從長變短,畫出來的圖確是越來越傳神。兩個月竭盡全力的用心創作,八極拳各式動作的人物底稿終于完成了。
完成了底稿,剪紙也需要很大的精力才能完成。“有很多次想放棄,但當每每下定決心時,只要拿起剪刀,便又興高彩烈地投入剪紙創作。”楊迎春回想起當時的心情感慨道,“我真的太喜歡剪紙藝術了。”就這樣又剪了兩個月的時間,這套全長共有10米,高50厘米的《八極拳》系列畫卷才真正完成了。
看到楊迎春的剪紙技術很高,不少學生慕名而來,想學點手藝。楊迎春也很熱情傳授,“剪紙藝術是老祖宗們留下的傳統文化瑰寶,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有發揚光大的義務和必要,我要把剪紙藝術好好的傳承下去。”看到臨近很多縣市都有剪紙協會,有專門做自己本土文化的剪紙人,更是堅定了楊迎春把剪紙文化傳承下去的想法和信心,“我們的剪紙文化能夠得到更能多人的支持,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我們的隊伍,把剪紙文化做大做好,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
如何將剪紙這一文化精粹傳承下去?這是楊迎春一直以來不斷思考,并為之行動的事情。近年來,楊迎春一直堅持在自己的課堂上向學生們介紹剪紙的藝術,并帶領學生們一起動手感受剪紙的風采與快樂。她說:“在課堂上介紹剪紙的文化,可以激發學生對民族文化藝術的興趣,讓他們了解剪紙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看著孩子們興致盎然的樣子,看到剪紙藝術得到傳承和弘揚,我心滿意足。 ”“我打算再創作一套海島金山寺系列的剪紙作品。”楊迎春依舊“不滿足”,“希望接下來的時間能再接再厲,精益求精的完成這套剪紙作品,為把我縣這兩張名片再度發揚光大貢獻自己一點點微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