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叢叢 李雪梅
布谷飛飛勸早耕,春鋤撲撲趁春晴。伴隨著“轟隆隆、轟隆隆......”的馬達聲,慶云縣黃邱魯運土地股份合作社拉開了油葵播種的大幕,而這也是嚴務鄉以“油”為媒,大力培植產業發展新“油”勢的良好開端。
作為慶云縣黃邱魯運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長、大黃邱村黨支部書記的郝戰峰來說,如何帶領124戶入社群眾,把1147畝土地管好這個問題,在他心里盤算了很久。
他一手抓良種繁育,把種植谷子和小麥良種繁育輪茬結合起來,提高畝產收益。一手抓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精品創建,打造谷子種植特色品牌,注冊“黃丘小米”商標,形成品牌效應,提高合作社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2021年,郝戰峰當選為黃邱新村黨總支書記,“感覺肩上擔子更重了,我得對得起全村1400多老莊鄉的信任,黃邱新村就要有個新的樣子啊”。郝戰峰說道。 2021年11月,合作社種植的“黃丘小米”獲得了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證書》,這對郝戰峰來說,是肯定,更是鞭策。對合作社的社員來說,更是一份“分量級”的回饋。
特色種植促發展。合作社種植的谷子每畝產量可達900斤,畝產值3000元左右,社員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心里都美美的。郝戰峰卻在思考一個問題:谷子一年只能種一季,收了谷子,啥也不種,地閑著、人也就閑著。
2020年,合作社承包了180畝河套地,郝戰峰先是對土地進行翻耕,隨后使用微生物菌肥技術來改良土壤成分,將180畝的鹽堿地變成了適合莊稼生長的“沃土”。 2021年,第一次試種的70多畝油葵,畝產量達500斤,油葵籽榨油后包裝出售,合作社又增加了一份特色收入。
2022年,鄉政府組織鄉村兩級干部開展了中央一號文件專題學習,為合作社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動力。春分剛過,郝戰峰帶領社員們搶抓農時,帶上油葵種子,開上拖拉機,播種、施肥、覆膜、培土一氣呵成,“油葵耐鹽堿、生長周期短、管理方便,很適合在河套地種。今年我們擴大油葵的種植面積,大約200來畝地,每畝地能收入1500元左右。 ”說話間,他的眼前仿佛已是一片油葵花海,而這其中承載著他帶領鄉親發家致富最真摯的初心。
提供就業助增收。“自從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之后,我不僅成了‘股東’,還成了合作社的員工,這樣一來我就有了雙份收入,今年的合作社分紅,我一共分了13000多元,比起之前我自己種地時,要多收益4000多元,挺劃算!”黃邱新村村民肖洪崗高興地說。
肖洪崗將自己的12畝土地全部入股了合作社,入股后合作社把地里的活全都包了,他啥也不用管。肖洪崗精通農機操作技術,平時合作社里忙的時候,他還會來合作社里打打零工,這樣一來,他除了年底分紅,又多了一份工資收入,兩份收入加起來,一年就增收了7000多元。之后,嘗到甜頭的肖洪崗就連續入股合作社至今。據悉,合作社成立以來,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已經帶動200余名群眾增收致富。
一心跟黨走,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這是黃邱新村村民心照不宣的生活“法寶”。“不光我們合作社要種油葵,沿著河壩這幾個村都爭著搶著種油葵,合作社可以免費提供種子和技術支持,大家一起富才是真正的富。 ”郝戰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