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雙雙 通訊員 劉立君 攝影報道
“早上6點半到崗,晚上給自家娃檢查作業,每天很忙,但夏津平安就好。”2月2日晚,夏津縣關心下一代工作服務中心主任孫紅娟在微信朋友圈里發布了這樣一條消息,幾十位朋友為她點贊。從大年初六開始,她便主動請纓,加入了小區防控工作志愿者隊伍,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堅實的防線。
自請戰上崗至今,孫紅娟一直恪盡職守。入戶排查,她反復詢問住戶信息;門口值崗,她不漏掉一點蛛絲馬跡,堅決杜絕漏查漏管。在夏津縣瀚泰小區,經過她的盤查,一家從哈爾濱自駕回來的四口人主動配合物業居家隔離14天;在龍湖小區,兩名外地回來上班的小伙子也沒能蒙混過關,經物業和公司聯系,也主動居家隔離……
孫紅娟和物業值班人員、保安對進出人員細致排查,復工證明、健康通行證一個都不能少。“不少人托各種關系找我放行,我都沒有答應,很多人覺得我太較真。”孫紅娟說,曾有一位同事帶著在外縣工作的女兒晚上進小區過周末,也被自己勸返了,小區門都沒讓進。“說實話,大晚上孩子到家門口了,我心里也不想這樣,但是關鍵時期必須要這樣做。”
2月5日,夏津縣下起了雨夾雪,氣溫-3℃,從早晨6點到晚上6點,孫紅娟和小區物業的小伙子們一起站在風雨中,進行出入登記、人員勸返工作,一天只吃了兩盒泡面,到晚上時已經凍得全身發木。
當天晚上,她臨時在微信上向同學借了棉襖、棉褲和雪地靴,第二天一早又全副武裝,準時站在了小區門口。“天冷了更好,出入的群眾就少一些,少出去一個人就減少一次感染的機會。”孫紅娟笑稱,“特殊時期就會有這種心理,自己挨凍沒關系,就是希望大家能安全。”
因每天早起晚睡以及受寒,導致半夜出現心悸癥狀,四肢麻木,只能坐著睡覺,但是一到值崗的時間,她又立即全副武裝準時出門。2月16日上午,在丈夫催促下,她趁著開完志愿者培訓會的時間,去醫院做了一個24小時的動態心電圖。當天中午12點,她掛著動態心電圖又準時站在了龍湖小區大門口。
最后醫院確診,她因缺鐵性貧血引起供血不足,且較為嚴重,醫生建議輸液補鐵,卻被她拒絕了,讓醫生開了口服藥。在她的心里,自己不是想當英雄,請假好請,但自己心里的坎兒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