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祖先 “舍”藥的傳統
“作為一個醫生,這是應有的醫德。”當問起做好事的初衷時,王國華這樣說道。他說沒有一顆善良的心是做不了醫生的, “醫生所從事的本身就是一個服務性行業,就是為老百姓服務的。”
丁氏正骨的老祖宗也有 “舍藥”的祖訓,為丁氏正骨世家贏得了很高的社會地聲譽。 “當時丁氏正骨遠近聞名,很多黑龍江、吉林的患者慕名前來,老祖宗不但免費治療,還在食宿方面給予照顧。”王國華說,現在幫助困難的患者也是繼承老祖宗的傳統美德。
王國華夫婦開門診已有30多個年頭了,2000年的時候他們來到了慶云。不管門診開在哪里,他們都會主動幫助貧困的患者,為更多的患者提供幫助。在鹽山的時候,夫妻倆常年義務為孤寡老人醫治。他們自己開車去給老人們治病,不收老人一分錢, “不喝人家一口水、不吃人家一頓飯,而且還要給老人治好,讓他們能下床活動,能自己照顧自己。”治完后他們便匆匆趕回門診,因為門診還有很多等待看病的人。
將雷鋒精神進行到底
說起學雷鋒,王國華有自己的看法,“學雷鋒不僅要在雷鋒日、雷鋒月時學,平時更要學。”他說自己年輕時正趕上學雷鋒的高潮,雷鋒精神早已在心里扎根了, “到現在已經學了30多年的雷鋒了。”
王國華夫妻兩人從來沒有因為做好事、幫助別人而拌過嘴, “她在這方面比我還慷慨。”王國華笑著說,妻子只要一看家庭貧困,不需要過多地詢問家庭情況就會把藥送給患者,尤其是對學生,只要學生來了,妻子直接就會讓孩子們把藥拿去,連名字電話都不用留下, “很多初中高中的學生住校,父母不在身邊,他們來了,沒有錢也要給他們醫治。”
10多年來,在丁氏正骨門診得到免費治愈的患者達到50余例,費用減半的更是不計其數。他們的這種善舉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贊揚,也得到了同行的稱贊。
王國華今年已經60歲了,但看上去他比實際年齡年輕很多。 “人們都說我年輕,我覺得是我心態好。”王國華說,雖然自己沒有做出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百姓做好事,幫人把病治好,自己就覺得很滿足。
王國華希望在自己的門診建立 “學雷鋒服務站”,為殘疾人、貧困學生、孤寡老人等家庭貧困患者半費甚至免費治療,幫助更多的需要幫助的人。
□本報記者 劉平 本報通訊員 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