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杰 攝影 劉振興
“我身份證上弄錯出生年月了,身份證上的年齡比我真實年齡大了五歲,比我二哥都大啦,呵呵。”孫洪強一邊說著,一邊掏出自己的身份證交給記者驗證身份。“我前幾年光顧著事業了,一眨眼這么大了,就把自己的婚事給耽誤了。”孫洪強一邊摸著腦袋一邊不好意思地說。
【關于他】
姓名:孫洪強
年齡:35歲
身高:170cm
籍貫:陵縣前孫鎮前孫村
職業:消防管道安裝
學歷:初中
性格:偏內向
【希望她】
學歷:不限
身高:160cm以上
年齡:35歲左右
職業:不限,沒工作我也能照顧她
性格:踏實、穩重
家庭:離異、喪偶的都可,最好帶一個女孩,帶男孩不要大于6歲。
8口之家
讓他16歲進入社會
1977年2月24日,孫洪強出生在陵縣前孫鎮前孫村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雖然父母都是當地糧管所的工人,但六個孩子讓這個家庭也負擔不輕。“我有兩個姐姐、兩個哥哥和一個弟弟,父母的工資根本不夠一家人糊口的,所以,只有我跟二哥和弟弟讀過幾年書,也只是念到初中就輟學了,想打工掙錢養活自己,給父母減輕負擔。”孫洪強說。
16歲那年,他第一次走出村子,來到陵縣的一個工地打工。“我們那個年代輟學的人,沒文化、沒技術,只有去工地干活掙錢,只要肯賣力氣,就能養活自己,我找的那份工作一天要工作13個小時以上。”孫洪強回憶,從1993年到1997年的四年間,他干過建筑、洗過盤子、賣過家具,但凡能掙錢的工作,他都做過。
放牧12年
他錯過最佳結婚時機
1997年,孫洪強在一次聚會上碰見了一個移居內蒙古的同學,“同學說在內蒙古放牧很賺錢,只要買點牛羊好好飼養,每年都有不少收入。”聚會后的第三天,孫洪強告別父母,揣著自己打工四年積攢的三萬多元,只身來到內蒙古投奔同學。“那錢本是回老家蓋房子娶媳婦的,后來一想,覺得好男兒應該志在四方,還是先創業吧。”孫洪強說。
來到內蒙古后,他跟同學合伙承包了一個牧場。從此,每天早晨天一亮,他就趕著羊群和牛群到三四公里以外的指定放牧區放牧,“一天放牧三次,成天心里想著羊兒和牛兒快點長大。”然而好景不長,他發現牛羊出現了死亡,“一天死幾只羊,照這樣下去,投的錢都打水漂了,于是我開始學養殖技術。”由于一門心思撲在養殖上,他二十幾歲的光陰都留在了草原上。
抓過罪犯
靠自己拼搏生活
2009年,在父母的勸說下,他放棄在內蒙古的養殖事業回到了德州。離開了草原的他,仿佛找不到自己的目標。“后來我在德城區一所派出所做治安員,一干就是兩年,警察的工作比放牧還艱苦和危險。”孫洪強說,“放牧面對的是單純的牛羊,但在派出所工作,有時候面對的就是犯罪嫌疑人。”
2011年,孫洪強考慮到自己的年齡越來越大,而且,他更希望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從派出所辭職后,我就去天津了,跟著姐夫做消防管道安裝的工作,剛接觸這個行業,更多的是學習技術,等到時機成熟,我也會自己干一份事業的。孫洪強說,他希望可以當一個上門女婿,“我希望找一個大家庭,融入其中,做個快樂的上門女婿,一起跟未來的她承擔起一個家庭的責任。”
如果你希望與孫洪強取得聯系,請將個人信息以短信的形式發送 到 記 者 的 手 機 上 來 :18653466959,記者會將你的信息轉發給孫洪強,如果他也中意你,會與你取得聯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