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杰 通訊員 左清斌 攝影報道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近日,記者在夏津縣田莊鄉大于莊村采訪時,遇到了63歲的殘疾孤寡老人周芳田,老人拿著手機瞇著眼,正在聽黃梅戲《女駙馬》。
當記者問他是誰幫他下載的黃梅戲時,老人說:“我手機里存的戲曲都是殘聯干事韓福江小兄弟幫俺弄的,有時候他還幫俺充電話費,心里真過意不去。”肢體殘疾的韓福江,在夏津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2009年經過殘疾人專職干事公開選拔,韓福江被錄用為夏津縣田莊鄉殘疾人專職干事。從那時起,韓福江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同全鄉200多名殘疾人交朋友,建立濃厚的感情,他把愛心無私奉獻給了這個特殊的群體。
苦學電腦技術,免費為殘疾人修理電腦
今年32歲的韓福江,5歲時因患小兒麻痹落下左腿殘疾。但他生性好強,在走路極不方便的情況下,完成了小學、初中課程。2000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菏澤糧食學校學習信息管理專業,3年后成績合格畢業,但因身體原因,找工作可以說很難。
在一位朋友的介紹下,他來到夏津縣福利光明電子廠裝配車間從事焊接電子配件工作,卻因為久坐落下了腰痛病。此時,他萌生了學電腦維修技術的想法,于是在親戚的介紹下,在縣城拜完師傅后便開始學習電腦維修。由于他的刻苦勤奮,經過一年左右的系統學習,大多數的電腦故障他都可以獨立排除。
2006年,他在夏津縣城開辦了全縣第一家殘疾人電腦公司,專門從事電腦組裝、程序制作和維修工作。就因為他是殘疾人,很多人質疑他的技術,但他最終以干活細致、服務態度好,逐漸得到了客戶的認可。開業之初,韓福江就對自己“約法三章”:殘疾人修電腦免費;修理費全城最低;服務隨叫隨到。“因為我是殘疾人,所以深知殘疾人的苦楚。”韓福江感慨地說。
2010年11月,香趙莊鎮肖莊村殘疾朋友肖長宏電腦黑屏,韓福江往返20公里到肖長宏家,經檢測后發現主板電路損壞,經焊接更換電容,使故障排除。像這樣的免費服務,韓福江兩年做了50余起。不僅如此,他還把自己的電話號碼發到網上,免費提供技術咨詢。淄博市博山區白虎山小區殘疾人張永明的電腦無音,韓福江通過電話和視頻不厭其煩地教他排除故障,之后張永明發來電子郵件向韓福江致謝。
學習專干知識,引導殘疾人自強自立
在成為殘疾人專職干事之前,韓福江從來沒有聽說過,更沒有接觸過這個職業。為適應專職干事工作要求,韓福江通過網絡、雜志和工作手冊,學習掌握相關殘疾人工作知識,“殘疾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首先要把這些知識讓自己消化,和殘疾人做工作才不容易說外行話,才更容易讓殘疾人接受。”韓福江說,“和殘疾人聊天、拉家常,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引導他們自尊、自立、自強,要對生活充滿信心和希望,鼓勵他們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為殘疾人辦事,不怕事小,只要用心去做,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會讓殘疾人開心。”韓福江對記者說。他隨身有三件寶:電動車、筆記本、維修包。韓福江為掌握情況,深入轄區各個社區、村莊,對每一位殘疾人的家庭狀況、年齡和特長等基本情況進行走訪調查,筆記本上記滿摸底情況。他還印制名片發給殘疾人,以方便殘疾人和他聯系。
服務特殊群體,幫助殘疾人解決難題
今年58歲的張洪軍自小患有下肢疾病,重體力農活基本干不了,家庭的生活重擔便落到了柔弱的妻子身上,每年僅靠不到3畝地的微薄收入艱難度日。有一段時間,生活的重壓讓張洪軍感到十分無助,妻子也患上了抑郁癥。
韓福江在了解了張洪軍的情況后,便給張洪軍的妻子在夏津縣工藝品廠找了個活,農閑時可以去上班,同時,為其上高中的女兒申請到了每年2000元的困難家庭子女上學補助;冬天,還為張洪軍家向民政部門申請了1000塊煤球;不定期為張洪軍的殘疾用具進行檢查維修……張洪軍逢人就說:“因為福江的照顧,我家的命運改變了。福江比我的親兄弟還親。”
2011年3月,韓福江在下村調查回縣城的路上,電動車沒電了,于是走進了附近一家工廠,門衛老大爺熱情地接待了他。閑聊中得知韓福江是殘聯干事后,老大爺告訴他,自己的孩子是盲人,想學點技能。韓福江便安排他的兒子孟祥青學習了盲人按摩,現在,孟祥青已經在禹城找到了一份按摩工作。
2012年5月8日,張堡村的張華先按照名片的聯系方式給他打來了電話:“福江,我想學按摩,你有什么辦法嗎?”“我盡量想辦法,最近給你答復。”放下電話后,他立即來到縣殘聯向劉開忠理事長匯報情況,當天下午就解決了難題。“我給他聯系到縣城易來康的劉光旭按摩師,他隨時都可以來學。”韓福江告訴記者,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
每當看到身邊的殘疾人在自己的幫助下,精神面貌和生活狀態發生變化時,韓福江感到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他說:“既然我有為殘疾人服務的機會,我就努力把這份工作做好,用我的真心,服務好俺們這個特殊的群體,用特別的愛給特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