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宋書平在云南的甘蔗林里留影紀念。
1984年,昆明軍區頒發給宋書平的老山、者陰山自衛反擊戰勝利紀念章。
??? 上世紀70年代末,越南在中越邊境挑釁,嚴重威脅到中國的安全,我軍展開自衛反擊戰。此后近10年的時間里,越南不斷蓄意生事,邊境戰事一直處于緊張狀態。 1984年全國七大軍區輪番派出部隊參戰,當年9月份,時在沈陽軍區服兵役的宋書平也跟隨部隊前往邊境,參加對越防御作戰。??? 宋書平是慶云縣任店村人, 1983年10月入伍后在沈陽軍區高炮6師18團成為一名高炮防空兵。參軍時,中越戰爭已然爆發。 1984年9月,沈陽軍區調轉一個團兵力開往云南省老山、者陰山駐守,宋書平因軍事素質強被選入這支隊伍,作為第一批參戰隊員奔赴邊境。
??? 剛到邊境的時候,宋書平和大多數戰友一樣,水土不服。南方常年空氣悶潮,雨水不斷,而所處的老山、者陰山又屬于高海拔地區,這群來自北方的小伙子在初來的幾個月里上吐下瀉,很難適應環境。 “那時候為了照顧我們北方的兵,炊事班每頓飯都做煮面條,可是一口大鍋煮百十人的飯,等面條撈到碗里的時候就成粥了。”宋書平至今記得初到邊境時的情形, “剛到云南,我們住在自己扎的帳篷里,每到下雨的時候,帳篷漏雨,渾身濕漉漉的,很不自在。”
??? 生活條件的艱苦對于宋書平他們來說并不算什么, “我們都是軍人,外在條件艱苦都可以短期內克服,但是緊張的心理卻著實地折磨了我們好一段時間。”邊境線上每天都會有游擊戰,而巨大的炮聲幾乎成了宋書平和戰友們的鬧鐘,將他們從夢中驚醒,每個人的神經都繃得緊緊的,一刻也不敢放松。 “在崗哨值班的時候,能夠清清楚楚地看到邊境那邊的越南人。”宋書平告訴記者,哪怕再潮再熱,晚上睡覺時大家都穿著衣服,就算起夜也不敢外出,不僅擔心有越兵偷襲,更是害怕自己人高度緊張會槍支走火。這樣的狀態持續了近半年,戰士們逐漸適應了環境,緊張情緒也慢慢有所緩和。
??? 在邊境參戰整整一年的時間里,宋書平和戰友們與當地的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云南盛產熱帶水果,雖然邊境戰事不穩,但是部隊的駐守給當地百姓帶來了安定,老百姓經常會給戰士們拉來一車車的香蕉、橘子、甘蔗等。 “當時我們駐守在云南的馬關縣,馬關縣的領導干部還組織百姓去前線慰問,晚上的時候給我們值班的戰士放錄像。”回想起自己的18歲,宋書平至今記憶猶新。□本報記者 郭慶萍 本報通訊員 平志欣 胡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