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急診科唯一女醫生
對于劉秀麗的做法,身邊的領導和同事都感覺“一點都不意外”。該院副院長徐弘君透露,大約兩三年前,在下班路上經過漢槐公園時,劉秀麗就曾遇到一位意外昏厥的老人,并進行了急救,“當時也有網友為這事發帖,但是當時網絡并不像現在這樣發達,沒有引起很大的反響。”
急診科主任賈吉濤這樣評論劉秀麗:業務能力扎實,富有責任心和同情心。賈吉濤說,從出診到接診、住院,再到后期回訪,劉秀麗都會對患者負責到底。工作12年,她從未收到過一起患者投訴。
劉秀麗所在的急診科,目前共有11名大夫,其中有兩名女大夫,而劉秀麗曾是該科十年間唯一的女大夫。“急診工作不同于別的崗位工作,凡事一個‘急’字,而且要出現在事發第一現場,壓力非常大。”賈吉濤說,作為急診女大夫,除了要忍受極高的工作強度之外,還必須懂得如何調節病人家屬情緒,“遇到緊急事件時,患者家屬都會十分焦急,每一分鐘都很漫長,當我們急救人員到達之后,家屬不免會產生抱怨等情緒,為了進行順利急救,這就需要我們的女大夫及時調節家人情緒,以免產生意外情況。”
在急診科,盡管有11名大夫,但屋內只有三把椅子。每天十多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他們很少能夠坐在椅子上休息,接診、出診、急救是他們每天的工作內容。在劉秀麗工作的十二年時間里,她并沒有太多的榮譽,也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有的只是默默無聞的付出。
她見不得生命匆忙離去
對于從事急診工作,劉秀麗從沒有半句怨言,反而充滿了成就感和自豪。“作為急診人員,需要出現在事發第一現場,很多時候需要把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劉秀麗說,去年冬天,急診科接到急救電話,稱有個孕婦早產,她和同事急忙趕往現場,在將孕婦安置到急救車上并運送醫院時,緊急情況出現了,“當時孕婦的情況十分危險,孩子馬上就要生了出來,已經等不及再到醫院。”劉秀麗和同事們在征得家屬同意后,果斷決定,就在車上為孕婦接生。“當時十分擔心,萬一有什么意外該怎么向家屬交代,但是也由不得多想,必須集中精力,確保母子平安。”
在緊張的急救過后,劉秀麗抱出了沉甸甸的小寶寶,孕婦也脫離了危情,“當時心里一下就踏實了,事后想想倒是有些后怕,萬一當時有什么意外,我將后悔終生,無法向家屬交代。”
劉秀麗說,多年的急救工作盡管救人無數,但也曾讓她留下過遺憾。有一年當地安仁鎮發生車禍,當她趕往現場時,看到一名十歲左右的小女孩倒在血泊中,“鎮上的醫生告訴我已經沒救了,但我不甘心。”在小女孩家長的哭泣中,劉秀麗不斷采取著各種搶救措施,但最終也沒能挽救小女孩的生命,劉秀麗說,盡管見到過太多的生死離別,但她最見不得孩子的匆然離去。因為那件事,她曾很長時間心情低落。
因為職業關系,劉秀麗對于生命有著自己的理解:“每個人都希望健健康康地活著,但人的生命都有限,在這有限的生命里,只有多做有意義的事,多去幫助別人,才不愧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