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右一)和他的團隊成員在審核招聘網站信息和維護網站。記者 李森 攝
□記者 李森 實習生 李付慶 王珍
??? 他今年23歲,還是德州學院2009級經管系的學生,卻已經有了一個經營性網站,有了一支最多達到過50人的團隊。現(xiàn)在他的網站“求職空間”已經開始盈利,僅僅兩年的時間,他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校園傳奇。他叫張浩。“我還是學生,我一直告訴我的團隊成員,一定要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創(chuàng)業(yè)放在第二位,千萬不要本末倒置。”面對記者,張浩如是說。
進校門時就懷揣創(chuàng)業(yè)夢,馬云是他的偶像
??? 一進大學時,張浩就不是一個“安分”的學生,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一直圍繞著他。
??? 大一時,他在德州學院商城開過店,賣過飾品;學院商城關閉之后,他又在校園內利用課余時間賣過許愿燈、小擺件等。“真的不好干,有一次許愿燈沒能賣完,沒賣出去的全部送給我們班的同學了。”談起自己的開店、擺攤經歷,張浩說,“小打小鬧,也當試試手。”
??? 大二時,在網絡上,他知道了馬云。由于創(chuàng)業(yè)經歷讓張浩折服,馬云成了他的偶像。“我對阿里巴巴和淘寶網非常感興趣,馬云的運營模式和團隊模式給了我很多啟發(fā)。”張浩說,“當時我就決定,我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要與網絡掛鉤。”
??? 讓張浩決定做求職網站的,還有同學們的訴求。據(jù)他說,大學生有很多的空閑時間,但是參加社團和學生會的學生畢竟是少數(shù),所以很多學生想利用這空閑時間去做兼職。“很多同學找不到工作,沒有門路,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有一些還被騙過。我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有做兼職想法的同學占調查人數(shù)的70%以上。因此,最終我決定做一個屬于大學生的求職網站,幫助同學們找工作。”
尋找技術人員,被同學稱為“瘋子”
??? 張浩一邊去校外聯(lián)系招聘企業(yè),一邊自己招聘幫手,但是很快一個問題就出現(xiàn)了。“我想建網站,但是我不會。我要尋找一位技術員。”張浩當時一心想把網站建起來,他決定利用自身優(yōu)勢,在學校計算機系這個龐大的資源中“淘金”。
??? 談起當時的情況,張浩直說自己沾了“臉皮厚”的光,“我是學生會的成員,也曾進過陌生宿舍推銷過東西,所以我決定直接去宿舍尋找我想要的人才。每次進宿舍自我介紹,表達自己意思時,根本沒人理我,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計算機系將近100個男生宿舍,張浩每天晚上都拿著自己的名片挨個詢問。兩天后,所有的宿舍都被他轉了一個遍,很多同學在背后稱他為“瘋子”,卻沒有一個人答應幫他建網站。“直到兩個星期之后,才有個同學和我聯(lián)系,我們第一次見面我很激動,足足談了一上午。”張浩說,“這位同學叫李海杰,他很優(yōu)秀,在高二的時候就幫助別人建過網站,技術很成熟,想法也很成熟。”張浩最終和李海杰達成一致,建設網站十天時間,支付現(xiàn)金1500元。“我的初始資金是國家勵志獎學金中的一部分,雖然感覺貴了些,但是我太想要一個自己的網站了,從那之后我和李海杰也成了很好的朋友,他現(xiàn)在雖然沒有加入到我們‘求職空間’網站團隊中,但是卻是我們的技術顧問。”張浩說,從投出第一筆錢開始,他就決定,不管多困難,一定要堅持下去,堅持自己的夢想,把網站做大。
團隊網站危機,讓他們快速成長
??? 經過一番波折,求職空間網站終于建設完成了,但剛剛開始,它就面臨著巨大的考驗。“試運行后,網站一直處于虧損的狀態(tài),在運行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危機,對于網站的正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張浩告訴記者。
??? 最初,由于沒有好的管理機制,許多員工的工作效率低下,對網站的運行產生了一些影響。“最初,網站為大學生發(fā)布求職信息是免費的,對企業(yè)單位的招聘信息也是不收費的,這一失誤的決定,也導致了一部分人員的流失,畢竟大部分人還是希望掙錢的。”張浩說,“網站第一批招收了10多名工作人員,后來陸續(xù)發(fā)展到50多人,但是最后留下來的只有不到20人,而且士氣曾一度比較低迷。”
??? 面對危機,張浩及其團隊迅速做出了調整,解決了問題。“首先是人員上去粕存精,再就是制定獎勵機制,這兩個制度的實施讓這個團隊起死回生,慢慢走上正軌。”
??? 人員危機解決之后,網站又出現(xiàn)了信用危機。“我們網站給2010級大一新生小宋找到了一個酒店服務生工作,有一天她突然打電話告訴我,對方少付給她工資。”張浩說這也是他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問題。
??? 原來在小宋進入酒店之前,酒店說好的每小時支付6元錢的勞務費,而在她工作一個月結算工資的時候,酒店給的工資卻是以每小時4元計算的,少給了將近200元錢。最后張浩和小宋一起來到酒店,經過一番爭執(zhí)之后才把錢要回來。
??? 張浩意識到,網站對商家的選擇上還存在一定的漏洞。大學生是弱勢群體,面對這種狀況時,大學生往往束手無策。對此,網站在企業(yè)的選擇上也進行了一番改進。“首先,在合作前,我們會與企業(yè)簽訂勞動協(xié)議,規(guī)定應付的工資、工作的待遇、工作的時間以及違約的懲罰。對不簽訂協(xié)議的企業(yè),我們不會刊登其招聘信息,以保證同學們的利益。其次,對于信譽較高的企業(yè),我們也會給予其一定的優(yōu)惠措施。最后,在同學們參加工作之前,我們都會告知其協(xié)議的存在,便于同學們維護自己的權利。”張浩介紹說,這兩次政策改革終于把自己的網站和團隊從瀕臨死亡中拽了回來。
“我們要成為有全國影響力的求職網站”
??? 網站經營了將近兩年,經歷了多次大大小小的危機,現(xiàn)在已經開始盈利,并且正在不斷更新。他們正在爭取把網站頁面做得更漂亮,還尋找了更高級的服務器進行掛靠。
??? “現(xiàn)在網站進入了正常的運行期,現(xiàn)在已經有許多商家主動通過我們的網站、電話直接跟我們聯(lián)系,而且有的會直接來我們的辦公地點洽談,收取這些商家發(fā)布信息費,已經成了我們的收入來源之一。”張浩介紹說,由于網站的影響廣泛,有許多廣告也找到了他們,他們現(xiàn)在大概有四百條廣告,每月給網站增加兩千元左右的收入。
??? 不僅如此,現(xiàn)在很多大學生甚至校外大學生都會尋求“求職空間”的幫助。“每周大概有八九十人吧,當然我們也會聯(lián)系之前經過我們做過兼職的同學,詢問他們對我們的工作是否滿意,提供給他們的工作和收入是否滿意,是否還有工作的需求。”張浩說,“對于在校大學生,不管在我們網站選擇兼職還是全職,都是免費的,為的就是服務同學。”
??? “我們的目標是在五年內成為省內最有影響力的大學生求職網站,在十年內成為在全國最大的、最強的專屬大學生的求職網站。”張浩自豪地說,現(xiàn)在他們已經在山東經濟學院、德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和華宇職業(yè)學院建立了辦公分部。
??? 展望明天,他們正在走向更高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