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百姓坐在一起拉家常,是“老謝”(右一)最喜歡干的一件事。
至今,“老謝”也不知道自己換了幾個身份。
有時候,他跟老百姓們說自己是個走親戚的外地人;有時候,也會被老百姓誤認成是個莊稼漢;更多的時候,老百姓認為他就是隔壁大兄弟。然而,不管大家如何猜測,似乎都與他的武城縣常委、副縣長的身份不搭界。
“老謝”不老,41歲,全名謝子平,農業部派到武城縣掛職的縣委常委、副縣長。 2012年6月19日入職后,只要一得空兒,他就立馬扎到老百姓堆兒里做調研。短短200來天,筆記洋洋灑灑寫了40多萬字。
他下鄉,更多的時候故意隱去身份。村口地頭,哪兒人多他就往哪兒湊。聊了大半晌,才被人想起問姓誰名誰。但他卻經常玩“潛伏”。他笑起來憨態可掬,有人就叫他“老謝”,有人干脆叫他小伙兒。
這當然不是故弄玄虛。在他看來,調研就是正兒八經調研,“都知道我是副縣長,那調研就撈不到‘干貨’”。
“老謝”愛笑,跟誰都是一團和氣。眼睛一瞇,眼角能擠出好幾道褶;呵呵一笑,幾乎能看到后牙槽。有了這個特長,“老謝”能很快與老百姓打成一片。通常,見到一般干部,老百姓只遠遠地行“注目禮”,或者干脆背過身去。碰到“老謝”,老頭老太都主動要蹬三輪帶他遛遛去。
“老謝”喜歡隱姓埋名,每每“得逞”,他都非常得意。去年7月底,武城縣許多地方發生了水災。 “老謝”坐不住了,想下去看看受災情況。走到莊科村的石橋,遠遠的幾個村民光著膀子坐在橋頭聊天。 “老謝”一樂,自個兒也脫光了膀子,混在人堆里一通打聽。誰家的土坯房沖垮了,誰家的農田排水不暢了……聊了半天,誰都沒想起來問問他叫啥,只是一口一個小伙兒叫得倍兒親切。
“潛伏”有時候也會露出破綻。有時候聊著正投入,突然會有人看著他出神,“我在電視上見過你”。或者,不知誰來一句“謝縣長你怎么在這里”?一露出破綻,“老謝”通常岔開話題、打個掩飾過去。實在掩飾不過,他也只好亮明身份。這個一點架子都沒有的縣長,得到了老百姓的信賴。他再去村里調研,許多老百姓就專門在那里等著跟他聊天。
“老謝”是江西人,但是干起北方的農活,也是行家里手。一到老百姓的田間地頭,“老謝”必是捋起袖子就下地。除草、打藥、拾棉花、抬農機,不怕臟,不嫌累,比自家的活都用心。 “老謝”說,老百姓樸實,你給他幫一點忙,他就把你當親人。 “親人”來調研,掏心窩子的話都會說給你。
“老謝”度量不小,別人是否拿他當“京官”,見面是否畢恭畢敬,他從不在乎。但是,“老謝”一進入老百姓家里,卻又總是錙銖必較。他說,如何讓老百姓信任你?秘訣就在于真情,在于細節。他說:“很多東西是裝不出來的。看老百姓坐在炕上,你是否也很自然的并排著一起坐;老百姓端過來的水杯,你是否一把端過來就喝;離開的時候,你是拍屁股走人,還是倒退著離開,跟他告別。這就很不一樣。你跟他親不親,一個小動作,就說明了一切。 ”
“老謝”從來重視這種細節。在老百姓家,不管老百姓遞過來什么杯子,他端起來就喝;不管老百姓給個什么凳子,他接過來就坐下去。武城鎮一位農民合作社負責人說,有些干部一來,吃拿卡要還挑剔,老百姓躲都躲不及。但是如果謝縣長有段時間不來轉轉,俺們還真想他。
見“老謝”的門檻從來不高,他無論是在縣政府,還是在鎮里村里辦公,從來都是敞開大門,領導干部、農民群眾都愿意過來找他拉拉。
“老謝”住的是武城縣干部周轉宿舍。拎包入住第一天,他就讓人搬走了電視機,隨后又掛上了一副孔子像。 “老謝”說,電視那么吸引人,放到這里就想看,他就沒有時間記錄總結白天的調研收獲。
“老謝”的筆記本里,隨處可見俗諺俚語。大到政府工作,小到一句對話,只要覺得有所感悟,他都會照錄不誤。
“老謝”說,自己作為一名干部,尤其參與制定整個國家大政方針的人,不撈點“干貨”,制定的政策就會脫離實際。 “好政策都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基層干出來的、從老百姓的嘴里說出來的。 ”坐在辦公室生造出來的政策,“只會像流星一樣一閃而過,沒有生命力”。
“老謝”的筆記雖然很龐雜,但是處處都有系統的思考。
“老謝”喜歡逛鄉鎮集貿市場。一轉就是一個上午。他不是圖個樂呵,而是仔細觀察并記錄這個集貿市場的商品種類。通過集貿市場,他能估摸出一個地方的風土民情、消費水平、消費結構、經濟發展水平。
“老謝”是農業部辦公廳部長辦公室、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出來的“京官”,站在武城縣李家戶鎮的一條商業街上,他思考的是武城乃至整個國家如何發展城鎮化的問題;在貧困家庭的炕頭上,他思考的是如何完善社會救助保障體系的問題;在老百姓的農田里,他思考的是如何發展農業科技以及基礎設施的問題……
一有感悟,“老謝”就打開筆記本,寫寫畫畫,每每能到凌晨1點鐘。
“老謝”說,他最大的感觸就是,下到農村廠房就肯定會有收獲。 “當你沒思路的時候,當你困惑迷茫的時候,就到老百姓家里去,到工廠去,一定會有靈感。 ”
“老謝”還說,作為一個領導干部,拿不準的時候,就什么都別說,什么也別干,先下去看看,回來就一定能找對方向。
采訪結束,記者提了一個問題:你覺得什么樣的干部才是好干部?
“老謝”很幽默,借用了一句很時髦的話:“當你離開江湖的時候,江湖上還都是你的傳說。 ”
“老謝”,就是這樣的一個傳說。
□本報記者 任立松 見習記者 張振芳 實習生 李天夫 本報通訊員 王召華 王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