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體訓練是每日不可缺少的科目。
在老師的指導下做倒立。
一個“疊寶”動作,往往需要練幾年。
“蹬缸”有一定的危險性,要在同伴的保護下進行。
一位小學員在練習“踢碗”基本功。
??? 簡陋的房舍阻擋不了孩子們學習雜技的熱情。探海、前橋、后手翻……在寧津縣雜技藝術學校,十幾個孩子正在練習雜技表演的基本動作。??? 校長石向東告訴記者,現在學校里有20多個學生,年紀稍大的7個已經外出實習演出了,留在學校里的最大14歲,最小的還不到7歲。石校長說,“練功是個苦差事,學生們每天都要練習6個小時。 ”
??? 正在向小姐妹傳授蹬技動作要領的女孩叫陳田田,來自黑龍江,蹬技和高車踢碗是她的拿手好戲。雖然她今年只有14歲,來這里卻已經兩年了。兩年來,除了寒暑假,她很少跟父母見面,“我現在就想好好練功,能夠早點出去演出。 ”
??? 記者采訪時,正趕上已經畢業的喬開治來學校玩,他說:“要想在舞臺上演好,就必須堅持每天練功,停幾天就覺得手生了。 ”今年24歲的他離開學校已經10年了,先后去過沙特、墨西哥等國家演出。 “在國外一住就是一年,肯定想家,好在團里都是些年齡相當的伙伴,平時一起玩玩鬧鬧日子也并不單調。 ”“年底剛從墨西哥回來,今年先不出去了,我在駕校報了名,想把駕證考下來。 ”喬開治說。
??? 聽石校長介紹,縣雜技團每隔3年都會來學校選拔人才,最近三四年,學校已經為縣雜技團輸送了50多名優秀畢業生。 2010年,在這里走出去的王進獲得了雜技項最高獎“金小丑”獎,讓老石一直引以為豪,王進獲獎的照片還被貼在了學校練功房內,激勵著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們。
□本報記者 王志偉 見習記者 王志冕 本報通訊員 孫久生 王猛 孟娟攝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