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在指導孩子們跳舞。任立松攝
白天,張良是歌舞團的一名舞蹈演員;晚上在自己的舞蹈工作室,他是一名舞蹈老師。比起表演舞蹈他更熱愛舞蹈教學,他想——
初見張良是在他的“舞之戀”藝術培訓中心,他正在給4至12歲年齡不等的孩子們上舞蹈課。劈叉、下腰、踢腿等基本功,孩子們在張良的指導下做得有模有樣。
白天,30歲的張良是市歌舞團的一名舞蹈演員,晚上,他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開辦了一間舞蹈培訓中心。每天工作近11個小時,雖然辛苦忙碌,但為了夢想他從未停下腳步。
“從開始學習舞蹈就未想過放棄它”
2003年,張良順利考取了曲阜師范大學藝術類專業。這個消息讓他開心不已,打小熱愛舞蹈的張良非常喜歡舞蹈教學,而來自師范大學的通知書為他的夢想開啟了一扇窗。
上學期間,張良學習很刻苦,當別的同學出去玩耍的時候,他經常一個人在練功房里練功。
2007年6月,張良畢業,但找工作的難題隨即出現。“往屆的學長畢業后很少能堅持做舞蹈這一行的,可我不想放棄。 ”
剛畢業那會兒,張良在家鄉煙臺找到了一份有編制的教師工作。但張良卻放棄了,原因是這個崗位與舞蹈無關。所幸,當時德州歌舞團招聘,張良便義無反顧地離開家鄉,來到德州。
“比起自己跳舞,更想教更多的孩子跳舞”
“我喜歡跳舞,但我更想教會更多的孩子們跳舞。”在采訪過程中,這是張良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2011年初,一個朋友找到張良想合辦一所幼兒園,張良覺得機會來了,沒有多想,他便答應下來。依靠自己的職業優勢,張良在幼兒園開辦了一個舞蹈特長班。
漸漸地,隨著特長班生源的不斷擴大,幼兒園已經不能滿足特長班的發展需求。 2011年底,張良產生了自己開辦舞蹈工作室的打算。
當時,恰逢張良與妻子陳鈺要舉辦結婚典禮,為了支持他,陳鈺主動要求一切結婚費用從簡,新房里甚至連電視都沒買。“回想起那段時間,我至今都覺得對她有所虧欠。 ”能開起這間工作室,妻子無疑給了張良最大的幫助。
“雖然辛苦,但很充實快樂”
去年4月,張良的舞蹈工作室正式開班招生。由于前期的生源積累,招生問題并不困難。但困難的是如何能夠找到專業的舞蹈老師。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再進行舞蹈教學,加上學生不斷增多,張良一人分身乏術。
“我想讓我的學生接受最專業的培訓,但是找這樣的一個老師太不容易了。”張良說。這時,一個名叫王一涵的老師引起了他的注意。王一涵自小學習舞蹈,正宗的科班出身。 18歲那年,她就開始業余教授舞蹈,有著扎實的教學經驗。王一涵舞蹈學校畢業之后,參軍進入了部隊的文工團,從事舞蹈表演,舞臺經驗相當豐富,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老師。
在張良的一再邀請之下,王一涵最終決定加入他的舞蹈工作室。王一涵的加入,給張良的舞蹈工作室注入了更專業的教學力量,舞蹈工作室很快步入了正軌。
今年5月19日,在工作室正式成立一周年之際,張良在德州學院大禮堂為孩子們策劃了一場名為“小荷風采”的課堂成果匯報演出。
付出總有回報,課堂成果展示大獲成功,讓張良向孩子家長交出了一個滿意的答卷。
但張良卻并不滿足,“因為時間倉促,其中還存在很多不足。 ”張良想做得更完美,他想為孩子們編排一場屬于他們的舞劇,用純粹的舞蹈來表現精致的藝術。
這顯然并不容易,不僅對舞蹈水平要求極高,還要具備燈光、音響、音樂制作等綜合條件,但是,張良從來不懷疑,有一天他的夢想一定會實現。
□本報記者 任立松 見習記者 尹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