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和孩子們談心,了解他們學習和生活上的需要。
和村里姐妹練練節目,既鍛煉了身體又陶冶情操。
剛剛買來一百多件新衣服,準備送給需要幫助的人。
在家門口就能健身,村民們別提多美了。
每逢下雨天,趙文英出資修的路和排水溝就起到了很大作用。
??? “趙奶奶好!謝謝趙奶奶。 ”11月1日,陵縣糜鎮基山村農民趙文英剛走進大田小學,幾十個孩子就圍了過來。還沒入冬,趙文英就送來了煤球。 10余年來,她除了為學校購置煤球,還包攬了學校的電費,每年資助一批家庭困難的學生。??? 今年64歲的趙文英,是從貧苦日子中走出的農村女能人。上世紀90年代,她和兒子們從走鄉串戶的小本生意做起,經過風風雨雨,建成了全鎮第一家棉花加工廠,后來又建成一家制油廠。雖說掙錢不容易,可她卻樂善好施,默默地做著一件件善事。她常說:“俺是在貧困中走過來的,別人有難,看不下去。 ”
??? 她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看到本學區的大田中心小學教學條件差,總是想盡一切辦法改善。她出資為學校每間教室和每個老師的宿舍安裝了電扇,鋪了一條長1500米、寬3米的紅磚路,方便師生出行。每年,她都參加“愛心獻春蕾”活動,和那些上不起學的孩子結成對子,出錢資助他們完成學業。至今,她已資助了200多個貧困兒童,向社會捐資達200余萬元。
??? 她還出資改善村民生活條件。 2008年,她和家人商量,出資20多萬元把村里的11條街、下水道用磚鋪平,并修建了排水溝。 2010年春天,她又出資2萬元,在村里按上了太空漫步機、劃船器、腰背按摩器、跑步機等室外健身器材,讓鄉親們鍛煉身體。 2011年夏天,她組織全村50余名婦女成立了秧歌隊。今年,她又花費數萬元,將自家的廠房改裝,購置燈光、音響等器材,成立了文英俱樂部,為農村文藝愛好者提供免費的活動舞臺。
??? 10余年來,“陵縣愛心大使”、“最具愛心捐贈個人”、“全縣十佳愛心使者”等十幾項榮譽見證了趙文英的愛心足跡,她說:“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本報記者 鄒斌 見習記者 王琰 本報通訊員 王硯才 封建國 攝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