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出門前,他都要為生病的老伴熬好藥。
在棉紡廠了解生產經營情況。
查看棉花長勢。
他的提案被采納了,鎮上建起了全市最好的鄉鎮幼兒園,他看到孩子們在這么好的環境下學習,他由衷的高興。
??? 11月16日,在夏津縣宋樓鎮靳莊村,82歲的靳祖殿剛在靳祖敏家談完新棉收購的事,又馬不停蹄奔向靳立軍家商量土地流轉的事,之后他又來到棉廠查看生產情況……靳祖殿是當地有名的 “智多星”和“及時雨”,提起他的名字,當地的父老鄉親沒有一個不挑大拇指的。
??? 靳祖殿1931年出生,1964年擔任靳莊村黨支部書記,1963年被選為夏津縣第八屆人大代表,連任該縣第十屆至十六屆人大代表,是該縣唯一一名九屆人大代表。 1988年,靳祖殿卸下支部書記的擔子,但作為人大代表的他仍是家鄉人的“主心骨”。
??? “我是人大代表,我為群眾代言”。靳祖殿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90年代,村里缺水,路難走,他提出 《關于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議案。三眼大井,幾十眼小井,解決了村民澆地難、吃水難的問題。先于“村村通”公路建設,鋪設了一條水泥道路,這也為靳莊村日后經濟突飛猛進打下了堅實基礎。
??? 近幾年,他看到農村學齡前兒童入園難的問題尤為突出。靳祖殿經多次調查,了解情況,在人大會上提交了《關于加強鄉鎮幼兒園建設》的議案。他的議案被會議通過,并很快得到落實,今年9月1日,一座全市最大的鄉鎮中心幼兒園在宋樓鎮投入使用。
??? “全國棉花看夏津,夏津棉花看宋樓”,資源優勢如何轉變為產業優勢?靳祖殿頗費了一番心思。他與鄉親們深入探討研究市場形勢、發展前景,激起了村民建廠創業的欲望。靳莊村一下子辦起了30多家棉紡廠,既搞活了經濟,又增加了群眾的收入。如今,靳莊村已成為宋樓鎮乃至全縣企業最多的村莊。
??? 村里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村南靳家兩兄弟因土地糾紛鬧到他那,他也不急于分清孰是孰非,帶領兩兄弟前去村委會查看土地記錄,看到記錄,兩兄弟心服口服,握手言和。婆媳不和、養老糾紛、鄰里矛盾等情況,只要他一出面,都能順利解決。他被司法部評為“人民優秀調解員”榮譽稱號。
??? 五十載為民請愿,半世紀耕耘故土。他殫精竭慮,為家鄉建設建言獻策,帶領村民致富。村民福裕了,都蓋起了新房,他仍然住在二十年前的土坯房中,他說:“蓋新房我有錢,只是平時總是忙于大家的事,給自己家的時間太少了,自家的老房子還能住,過兩年再蓋新房吧。 ”
□本報記者 周坤 本報通訊員 劉廣欣 董玉龍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