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來這里就是為群眾辦實事的。 ”12月10日,省文聯派駐齊河縣焦廟鎮潘趙村“第一書記”李文濼指著今年剛修建的排水渠告訴記者。
??? 潘趙村有耕地面積800余畝,以農業種植為主,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余元,無集體經營性收入。村內道路破爛不堪,農田排水溝渠年久失修,排水不暢,雨季時常發生澇災,400余畝糧田長期受到澇災危害,影響糧食收成。
??? 今年夏天,李文濼向省文聯領導匯報情況后,省文聯撥付資金用于潘趙村排水渠工程建設。為使工程能在雨季前完工,李文濼多次現場勘查,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期間,他每天都到工地與村民一起勞動,及時糾正施工中的偏差,使2.5公里的排水渠以及12座涵洞按時保質完工。“整個雨季農田沒有被淹,多虧了這個排水渠。 ”村民趙建柱說。
??? 李文濼還積極配合縣職能部門落實省扶貧項目,使文化大院、黨建室、健身廣場順利完工,配合縣交通局完成村內1.2公里道路勘察設計工作。 “原來農閑時村民們都在家打撲克,自從有了這個健身廣場,村里老老少少晚上都來這里鍛煉,不僅個人身體素質提高了,人際關系也更和諧了。 ”村支書趙建廣說。
??? 如何讓村民富裕起來,李文濼又動起了腦筋。他多次考察發現,種植苗木經濟收益好,同時也可以為村里閑置勞動力提供工作機會。他利用省扶貧專項資金帶領村民種植培育40余畝樹苗,下一步計劃再新增50余畝。 90余畝苗木預計年收入10多萬元,帶動50人就業。
??? “作為 ‘第一書記’,一定要用真心、動真情、使真勁為群眾辦真事。我早就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今后會一如既往地為鄉親謀富路、搞服務。 ”李文濼說。
□本報記者李智群本報通訊員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