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佩佩正在為鋼琴調音。
電影《聽風者》中,梁朝偉扮演一名聽力天賦超群,誤打誤撞進入情報機關的助理鋼琴調音師——準確地說,這職業應該叫調律師。這是一個因稀有而略顯神秘的職業,目前在德州,由中國樂器協會認證的國家注冊鋼琴調律師不過三五人。
本期“潮人類”,記者便帶您走近85后美女調律師展佩佩,揭開這個職業的“神秘面紗”。
偶然機遇入行
28歲的展佩佩是陵縣人,目前在經營一家名為“博音”的琴行,她告訴記者:“別看我現在開琴行、做調律師,其實在18歲之前,我和音樂都沒有任何交集。 ”
18歲那年,正在讀高中的展佩佩認識了一名做鋼琴調律師的朋友,這位朋友發現展佩佩的聽覺比常人敏銳且樂感不錯,具備做調律師的基本條件,便建議她學習這門技術。 “我從小就知道自己的聽力比較敏銳,生活中很多家人朋友聽不到的聲音,我都能聽清,但我從沒想過還能靠這個吃飯。 ”展佩佩笑著說。
在朋友的推薦下,展佩佩進入青島一家專業的鋼琴調律學校進行學習。 2年的學習努力過后,在2007年的時候她拿到了國家注冊鋼琴調律師證書,正式加入這一行業。
枯燥又迷人的工作
彈鋼琴無疑是讓人著迷的,它流淌出的每一個音符都令人陶醉,可鋼琴調律師這一工作,卻出奇地枯燥。
調律師的工作說起來很簡單,就是通過聆聽與調校,讓每一個琴鍵發出最精準的音。可做起來就沒那么容易了,“一架鋼琴有8000多個零部件、220多根琴弦、88個琴鍵,調律時需做到非常精確,否則剛調好一根弦,另外一根又跑音了。 ”展佩佩邊說邊向記者演示,“鋼琴每個音有3根弦,止音帶能止住旁邊兩根弦,只讓中間一根弦震動。首先要給這根弦定好音準。 ”她拿出專門的調律扳手——這只是調律師復雜的工具箱中的一件工具,一邊敲擊著琴鍵,一邊用扳子調節琴弦的松緊。 “必須保持三根弦的音準一樣,不然就會有很難聽的雜音。 ”
閉眼聆聽,彎腰調音——為每一臺鋼琴調律,這樣的動作都得重復幾百次,是不折不扣的體力活;每一個音節,都得聽幾十次——沒有一兩個小時是做不下來的。每調完一次,展佩佩都會累得腰酸背痛,耳朵里也嗡嗡作響,“一個音節,連續聽幾十次,也就全然沒有了美感。 ”
展佩佩坦言,在剛開始學習調律時,由于太過枯燥,她多次想過放棄,但后來隨著技藝的日益精進,她慢慢喜歡上了這一職業。 “我感覺自己像醫生,通過‘治療’讓‘患病’的鋼琴恢復美妙的音質;又像雕刻家,通過‘雕琢’讓鋼琴這一美玉變得更完美。這種成就感是十分美妙的。”
希望更多人理解
多年的從業經驗,讓展佩佩練就了一身本領——任何有故障的鋼琴,只需聽幾個音,就能判斷出是哪里出了問題;任意幾個音的和弦,只需聽一遍,就能說出是哪幾個單音。展佩佩還告訴記者,從事這一行業,要格外重視對聽力的保護,“我幾乎不去KTV等聲音嘈雜的地方,甚至聽歌都不會戴耳塞。 ”
“由于德州擁有鋼琴的家庭還是偏少,對鋼琴非常了解的人也不多,鋼琴調律這一職業并沒有得到廣泛認可。 ”展佩佩說,“鋼琴構造復雜,溫度與濕度的變化或者移動,都會導致鋼琴弦出現拉力改變從而影響音準。無論使用是否頻繁,每年都至少需要調校一次。 ”
“雖然目前人們對這個職業的了解還不夠,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需求肯定是越來越大。同時,我也非常享受那種把鋼琴調出精準聲音的成就感。我愿意發揮自己的能量讓更多人了解這一職業,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還會選擇當鋼琴調律師。 ”
□本報記者張曉航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