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與著名畫家張彥青(左一)、張鶴云(右一)在一起。
孫春亭書文作品《大明湖賦》。
全面開花
孫春亭自退休至今日,依然過著繁忙而有序、平仄韻律相伴的文人生活,并且擔任 《山東老年書畫》報主編。孫春亭說,退休時,不少企業及社團愿意聘請他做文化顧問等職位,然而被他一一婉拒,他更愿意把更多時間給予他愛的詩詞歌賦與書法。
如上文所述,縱覽孫春亭先生的創作生涯,很難簡單地用作家、詩人、劇作家、書法家或者媒體人來概括——他是一個全面開花的創作者。
詩歌方面,他有1991年出版的詩集 《昨夜風》。著名詩人、評論家宋協周先生在這本詩集的序言中說: “《昨夜風》如同黃土地上的高粱花,那么敦厚、挺拔,又那么純樸、明快。這是詩人的風格,又是 《昨夜風》的個性。”
散文方面,他有2002年出版的散文集 《歲月真情》。著名作家張宏森先生在他的文章 《真實的力量》中說: “春亭老師用大量篇幅追憶著往昔的歲月,用眷戀之心鉤沉起未曾埋沒的歷史,讀來讓人激動和向往。”先生的摯友、德州市作協副主席高艷國則評述說: “這些文章讓讀者領略到一種敢于和當下浮華抗爭的力量。這種力量的真實,直抵內心,讓人無法拒絕。”
詩詞歌賦及書法方面,他有2009年出版的 《孫春亭詩書藝術》。這是他退休后苦苦追求詩詞與書法的收獲。這本書收入了他依據多年撰寫的70余首詩詞創作的60余幅書法作品。去年, 《孫春亭詩詞聯賦選》出版,該書共收錄了孫春亭先生近年來創作的詩詞聯賦170余首 (篇)。
著名詩人、作家姚煥吉曾評論說: “春亭先生是將詩詞和書藝融為一體者,在當今的書家中,可謂鳳毛麟角。他的詩有水平,書法又有深厚功底。”另有評論家評述,孫春亭先生的書法 “根系二王,韻流顏趙”;詩詞歌賦 “雅懿之度,澹宕之氣,宏富之學,雋永之味,合詩書一爐而冶之”。
先生作為劇作家與媒體人的成績,上文已做詳述。
若俗套地探究一下孫春亭先生的成功之道,恐怕不能僅用 “天賦”或 “才華”帶過。這其中,應該飽含他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對文藝創作的真摯熱愛,更重要的是——超出常人的勤奮與意志。采訪中先生多次囑咐記者,一定要在報道中加入一句 “人生之路不平坦,只要選擇了就要走下去”,作為對青年讀者的勉勵與告誡,足見先生的長者之心、赤誠之意。
孫春亭先生雖離開故鄉已有半世紀之久,卻無時不刻地懷念著這里的流水泥土、一草一木。但有時間,他不忘回家轉轉,回憶著兒時的夢想、感慨著家鄉的變化。這種感情,也多次在先生的文章中得以體現。
他曾在文章 《感受夏日的童趣》中懷念兒時的夏日傍晚抓 “知了猴”時的無憂歲月;他曾在 《故鄉的花杠秧歌》中表達對故鄉傳統文藝登上大明湖舞臺的贊美;他曾在 《永遠的珍藏》中品位家鄉美酒所蘊含的濃濃鄉情……
孫春亭先生飽含深情地對記者說: “風箏飛得再高、再遠,也有一根線牽著,這根線便是故鄉之情。”這句話,亦是先生為家鄉題詞的內容。
□本報記者 張曉航 實習生 李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