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衛為病人聽診。
他是一名醫生,終日奔波在鄉村為全鎮老人建立健康檔案;他是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無私挽救一個生命;他是一名志愿者,常年捐助一名小學生……
“能用自己的力量給別人幫助,我很幸福! ”9月17日,在平原縣最美人物頒獎典禮上,獲得全縣最美醫務工作者的劉洪衛如是說。
今年30歲的劉洪衛是一名醫生,2007年從德州衛校畢業后,來到前曹衛生院上班。 7年來,他始終以“解除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為己任,在平凡的崗位上,全心全意服務病人,多次獲得先進稱號。
奔波在鄉村,為全鎮老人建立健康檔案
9月21日不到6點半,劉洪衛就來到董集社區,為村里65歲以上的老人查體,并現場講解健康知識。為守護百姓健康,他常年奔波在鄉村,每天早出晚歸,沒有節假日。
2010年,劉洪衛開始從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他先后開展了為農村老人建立健康檔案、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兒童和孕產婦及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多個項目,從坐等病人來就診轉變為到群眾中宣傳健康知識,守護百姓健康。
4年來,他跑遍了全鎮20個社區、76個村莊,為2.79萬老人建立了紙質和電子兩個健康檔案,指導他們科學飲食,并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定期查體、回訪。
因工作優秀,2012年,劉洪衛被評為縣衛生系統先進個人,2013年被縣衛生局聘為健康山東基層健康指導員。
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了一個年輕生命
“當時接到配型成功的消息時,兒子剛出生不久,妻子正在靜養,在她最需要照顧時我卻踏上了捐獻路,一走就是7天。”說起捐獻造血干細胞,劉洪衛至今還對妻子滿懷愧疚。他說,當時看著襁褓中的兒子很感慨——捐獻造血干細胞是對另一個生命的饋贈,傳遞的是生命火種。
2012年,劉洪衛參加了造血干細胞血樣采集活動,一年后接到了初次配型成功的通知,簽署同意書后他并沒把消息告訴家人,而是偷偷做準備:戒煙戒酒,就連飲食也十分考究,只吃清淡的,并堅持早睡早起,適量運動。
經過高分辨配型和全面查體,劉洪衛成為受助人最佳配型人選。他既興奮激動,又滿懷對妻兒的愧疚,在跟家人解釋了“捐獻不傷身體,卻可救人”后,3月20日趕往省城。
3月26日,劉洪衛被推進干細胞采集室,一動不動地躺了4個小時。他說,采集時最好不動,因為有可能影響效果。
劉洪衛捐獻了193毫升造血干細胞,挽救了一個年輕的生命。他也成了平原縣第4位、全市第14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資助貧困兒童,定期到家中看望
8月27日,劉洪衛又帶著衣服、水果和學習用品來到大劉寨社區趙珊的家。他說,孩子馬上要開學了,得提前做好準備。
今年10歲的趙珊,父親去世,母親患有精神病,她和弟弟跟著大爺趙宗江生活。趙宗江既要照顧年邁的父母、患病妻子,還要供養上高中的兒子和趙姍姐弟,日子十分艱難。得知情況后,劉洪衛就叫了幾位同事趕了過去。
這一去,他便多了一份牽掛,并決定資助趙珊。
“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但我想盡自己的力量給別人一點溫暖。 ”劉洪衛如是說。
□本報記者 李靜 本報通訊員 任俊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