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極好,穿針引線不在話下
手腳靈活,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走路不用拐杖
電視也看得清
有嘛吃嘛,吃嘛嘛香
記者 周建新 通訊員 劉文峰 范曉輝 孫壽魁 攝影報道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中國人將百歲老人尊稱為“人瑞”。家有健康的百歲老人,就更如擁有無價之寶。
據樂陵市老齡辦統計數據,截止到2014年10月份,該市10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有22名。
國慶假期期間,恰逢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記者來到距離樂陵城區20公里之外的丁塢鎮小宋村,探訪樂陵市年齡最長的長壽老人楊氏。楊氏出生于1910年(清宣統二年)10月10日,再過幾天就是她104周歲的生日。
在村子中部一處整潔的院落里,老人的二兒子、現年61歲的宋本禮告訴記者:“父親過世得早,‘文化大革命’期間便離開了我們,是母親獨自一人將我們姊妹6人拉扯成人。她一輩子經受了太多的苦難。”一間窗明幾凈的房間內,楊氏老太太正在炕上側臥著假寐。見有人來,老太太不慌不忙地起身,跟我們打招呼。老人耳朵有點背,聽力受限制,交流溝通需要貼近她的耳朵,但是她思維敏捷、言語清晰、目光有神。
據宋本禮介紹,老人一生共經歷了清朝末期、民國、抗戰時期、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等重要時期,可謂歷經滄桑。老人一生共養育了6個子女,最大的女兒已經80多歲,最小的兒子也已經54歲了。老人身體比較健康,除去聽力不太好以外,沒有其他的病癥。
談到老人的生活規律以及飲食習慣,宋本禮說:“老人生活比較規律,每天早晨7點左右起床后,就開始出門遛彎兒。老娘腰板挺直,甚至都用不著拐棍,這在周圍十里八鄉都找不出第二人。老人一輩子經歷了重重磨難,把現在的日子看得比蜜還甜。她不挑食,有嘛吃嘛,喜歡吃些清淡的食物,喝點稀飯、菜湯之類的流質食物。每天中午和晚間的餐桌上,必定要有兩杯白酒。高興的時候,她能喝三杯,嘛事也沒有。”
談起與酒的淵源,104歲的老人大聲地說:“酒是我的治病良藥,現在每天都喝。”宋本禮告訴記者,大約10年以前,老人得了一次腰間盤突出,身子彎得幾乎呈直角。子女們帶著老太太到醫院檢查治療,由于年事過高,沒有更好的辦法進行治療,只好回家靜養。回家以后,老人就開始每天都少量地喝一些白酒,高度、低度不限。結果不到半年,老人竟奇跡般地康復了。
如今的楊氏老太太,歷經了百年滄桑,已是四世同堂、子孫滿屋。每天作息規律、自得其樂。
記者離開的時候,老人拿出了一件自己的衣服,穿針引線,針腳縫得緊密而規整。
讓我們共同祝愿老人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