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橋是我們村的振美出錢建的,花了好幾萬元……”5月23日,禹城市李屯鄉小李莊村村民楊志強說,張振美雖不是大企業家,可一直堅持做好事,鄉親們都很佩服他。
談起新修的這座橋,村民們特別高興:“這個小橋是大家進出的必經之路,前陣子壞了,大家很不方便,結果沒幾天就讓張振美給修好了。 ”
由于常有貨車經過 ,不久前,年久失修的土橋被軋壞了。張振美知道后,趕緊買來水泥、沙石料,雇來挖掘機、鏟車……看到他自掏腰包修橋,村民們都自發行動起來,大伙兒出工出力,只用了10多天的時間,就修建了一座混凝土罩面的新橋。
張振美只是村里的一個普通屠戶,因10多年如一日堅持無償給敬老院送豬肉而獲評“孝信儉三好禹城人”,也被鄉親們笑稱為“最美豬肉哥”,因熱心助人成了十里八鄉的公益明星。
說起無償給敬老院送肉,張振美年過八旬的老母親張劉氏打開了話匣子:“我年輕時拉扯他哥幾個,日子很艱難,多虧了鄉親們幫襯著,讓孩子們吃著百家飯長大成人。如今日子過好了,咱也得想著別人。 ”懷著回饋社會的想法,張振美每逢李屯大集都會把備好的豬肉給敬老院的老人送去,一次10多斤,一年70多次,一送就是10多年。
“這人是個熱心腸,前幾天來送肉,問我水寺村是不是有個分散供養的五保戶,確認后,他立即趕去送了一塊豬肉。 ”說起張振美,李屯鄉敬老院院長于河慶由衷贊嘆。
“在自己過上好日子的時候,我也想盡力回饋社會,雖然錢不多,但我愿意堅持做。 ”張振美說,一開始,自己就是想幫老人們改善下生活,但去得多了就多了一份牽掛,這份牽掛日久就成了習慣。
□本報記者 李靜 本報通訊員 李月 曲獻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