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田正在進行菌群實驗。
??? 5月20日,在平原縣海瑞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車間,秸稈等廢渣被源源不斷送進固態發酵罐,經過發酵后變成了工業所需的生物纖維素乙醇。
??? “廢渣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我們變廢為寶,把上游廢棄物作為產品原料,實現資源高效利用。 ”我市現代產業首席專家、公司總工程師朱明田說。
??? 現年64歲的朱明田,1978年大學畢業后在山東大學任教,致力于纖維素乙醇、蛋白飼料等工業化生產研究。 1998年,他所在團隊研發的纖維廢物液體深層發酵生產纖維素酶獲國家教委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999年,他主持研發的高活性纖維素酶的制造方法獲第十二屆全國發明專利金獎……
??? 2011年,朱明田臨近退休,很多企業得知消息后紛紛登門拜訪,希望聘請他擔任技術總監,其中不乏上市公司,而朱明田卻選擇了與學生楊捷到平原創業。“我的這個學生人品好,做事有想法,跟他一起發展,我有信心。 ”朱明田如是說。楊捷上學期間就經常跑去實驗室找朱明田請教問題、交流想法,朱明田退休前因一場大病住院,楊捷更是跑前跑后照顧。畢業后,楊捷想在平原縣創辦生物技術公司,他跑到老師家,邀請退休的朱明田擔任技術總監。兩人一拍即合,并確定用酶解纖維物質技術生產纖維素乙醇。
??? 2012年8月,海瑞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面對最初既無高級人才又無先進研發設備的困境,朱明田沒有退縮,與楊捷一起跑手續、建廠房、進設備。白天他到車間調研,晚上在實驗室解決公司生產存在的技術難題。為組建研發團隊,他跑遍大江南北的高校,引來多名科研人才。
??? 研發技術運用到生產中,生產出的纖維素乙醇度數不足4%,纖維素轉化率僅有50%,朱明田認為必須找到更穩定、更合適的菌群。他搬進實驗室,吃住都守著他的那些寶貝菌群。 “那20天里朱老師真是在拼命,我擔心他的身體,勸他回家休息一下,可是不管用。直到研究有了突破,他才放心回去睡了個安穩覺。 ”楊捷動情地說。
??? 目前,朱明田選育的高酶活力優良菌種可將纖維物質轉化率提高到80%;纖維物質轉化后的殘渣蛋白率提高到20%以上,可用于生產飼料。公司計劃新上5萬噸蛋白飼料生產線,投產后年收入可達2.7億元、利稅4300萬元。
??? □文/圖 本報記者 董建新 本報通訊員 吳甫英 任俊莉 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