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趙霞
??? 在宋家鎮東屯村,有這樣一位女老板,她說話辦事干脆利落,柔情中又有一種男人的豪爽,她秉承做放心食品、做良心企業的信念,在“小野菜”上作出大文章。她種植的野菜不使用農藥化肥,安全無污染;生產的野菜水餃味道鮮美、品質可靠,幾年來,憑著不斷創新的精神,大氣魄的投入,成就著自己的創業夢想。她,就是紀俊英。
??? 今年45歲的紀俊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村人,她原本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然而天有不測風云,1997年,她的丈夫被查出患有尿毒癥,突如其來的打擊雖讓她難以忍受,但她在巨大的痛苦面前,依然選擇堅強面對。面對丈夫巨大的治療費用,她擺過小攤,到工地上搬磚、扛沙袋,多少臟活苦活累活她都干過。鄉親鄰里不忍心看她這么辛苦,村里這個大娘送來笨雞蛋,那個大嬸送來自家地里種的野菜,并稱吃野菜可以增加抵抗力。沒想到,奇跡真的發生了,丈夫的病慢慢有所好轉,身上的浮腫居然慢慢消退了。“當時,我就像是抓住了一顆救命稻草,心里甭提多高興了,這‘小野菜’居然讓我看到了‘大希望’。 ”如今,紀俊英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心情依舊激動萬分。就這樣,紀俊英堅持每天去地里為丈夫挖野菜,為丈夫熬制野菜中藥湯。
??? 面對丈夫日漸好轉的身體,紀俊英心里就暗自冒出了一個想法:既然野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具有藥用價值,是藥食兼用的植物,我為什么就不能自己種植野菜,讓更多的人受益呢?她把想法告知了父母,父母不理解她的選擇,“你傻了嗎?”“腦子進水了嗎?”母親訓斥了一番,丈夫同樣反對,但天性好強的紀俊英毅然選擇種植野菜。 2012年,紀俊英在自家的六畝地上開始試驗種植野菜。剛開始第一個月,由于農家肥離苗太近,野菜死了大片,遭到了村里人的譏諷和嘲笑。村里的老人說,種了一輩子地沒見過種野菜的,誰會買野菜?花錢種野菜,這不糟蹋錢嗎?這些憂慮紀俊英也有過,但看著滿地的野菜苗,她沒有被失敗打到,橫下心來繼續堅持。她意識到自己缺乏種植技術,主動找專家求助,還上網收集資料學習。就這樣經過幾年的試驗,紀俊英的野菜長勢很好。
??? 野菜種好了,怎樣打開銷路?紀俊英每天苦思冥想。“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母親正在包餃子迎接客人,對,用野菜做餡包餃子,黑根的野菜把根的部分去掉,剩下的部分做成餡,這樣就能讓人們吃上健康、綠色的食品了。”紀俊英談及當時的想法興奮地說。 2014年7月份,紀俊英的福地食品廠在眾人的質疑中開業了,“福地華園”水餃一經推出,就成為了當地市場的新寵。制作野菜餡餃子的過程也并非一帆風順。“相對于“家常”餡餃子,野菜餡餃子味更顯厚重,口感較粗,這全因野菜的纖維較多,并略帶一絲苦味。如何調餡,怎么才能把餃子做的口味鮮美,是一開始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紀俊英回憶道。無論成本再高,她都堅持生產純天然、無污染、無農藥、原汁原味的野菜和野菜水餃,于是選用優質的面粉和食用油,純手工包制,每一個細節上都嚴格把關,來保證產品的質量和食品的安全。經過無數次嘗試和改進,紀俊英和她的團隊終于攻克了難題,生產出了口味鮮美、質量可靠的野菜餃子。如今,紀俊英的野菜地里時常會發現有人來地里偷野菜,而這一舉動她不但沒有讓她懊惱,反而十分開心。“有人偷就說明人們覺得自己種的野菜好吃,慢慢開始接受了。”目前,“福地華園”品牌不僅在德州擁有了很大的市場,天津、北京等周邊城市的商家也看好這個品牌,紛紛訂貨。“經過一年多的碰撞,我也逐漸摸索到了一些經驗,現在也有了銷售渠道,這不,這幾天工人們正在趕制發往濟南的1噸水餃訂單,對我們公司來說,也是新年一個好的開端。”紀俊英難掩內心喜悅。如今,紀俊英的野菜種植由當初的6畝地已經發展到60畝地,員工20余人,加盟店18家,涉及野菜產品20多種,不但贏得了創業商機,也帶動了周邊村莊婦女就業。
??? 隨著電子商務在宋家鎮的蓬勃發展,紀俊英又看準這一時機,報名參加了該鎮組織的免費培訓班,并與電商達成協議供貨,走線上銷售之路,水餃銷量翻了一番,并開發了野菜茶等新產品。日前,她又在該鎮黨委政府幫助下,籌建新的廠房,擴大食品生產線。現在,紀俊英要把“福地華園”打造成品牌的夢想正在一步步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