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楊文月報道
德州新聞網訊 近日,臨齊街道八里屯村的“好媳婦”“好婆婆”評選又開始了,獲評者的照片、名字登上了村里的四德榜,還獲得了米面油等獎勵?!芭c其他村莊的評選不同,我們村依靠公益基金,堅持評選與表揚獎勵相結合,村民參評的積極性特別高,目前已經持續了9年。 ”村黨支部書記楊彩治說。
楊彩治口中的公益基金,叫做文明新風公益基金,由村民們按照自愿原則進行捐贈,資金有專門的人員管理,用于本村困難群眾的幫扶、道德模范的表揚等公益項目。提起基金的發起,要從2012年說起。
八里屯村共有120戶460余人,村民多以種地和外出打工維持生計。當時外出打工的男丁較多,留在家中的婆媳鬧矛盾的情況時有發生,“不但影響到整個家庭的穩定,也影響了村風民風。 ”楊彩治介紹,借鑒外地做法,他們決定發起“好媳婦”“好婆婆”評選并進行獎勵,利用典型帶動,培養相親相愛的家庭關系。
但活動經費卻讓他們犯了難,八里屯村缺少支柱產業,村集體沒有收入。楊彩治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聯系了在外經商事業有成的村民,大家聽后十分支持,并表示愿意設立一個基金,為村里的發展貢獻力量。
不久之后,八里屯村的文明新風公益基金正式設立,有了基金的支持,第一屆“好媳婦”“好婆婆”評選順利舉行。從那時起,村里的風氣發生了轉變,人人愿意爭先進,家庭糾紛越來越少,婆媳之間、鄰里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和諧。
9年里,文明新風公益基金共募集資金10萬元,除表揚先進外,還先后為2名患癌村民提供醫療救助慰問金共計4萬元。村民楊祥勇累計向基金捐贈7000元。他長年在深圳打工,母親一直住在老家,“逢年過節村干部們都忘不了去看望俺娘,家里有什么事,鄉親們積極幫忙,讓俺特別感動。村里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理所應當貢獻力量。 ”楊祥勇說。
文明新風公益基金不僅是暖心關愛的平臺,更是引導村民崇德向善的實踐載體,凝聚了人心,激發出了村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熱情。
村內修建牌坊時,村民們到現場免費幫忙施工,僅用16天就完成了全部工程。為患癌村民苑秀英募捐時,76歲的貧困人員孫金山毫不猶豫捐出100元。孫金山和老伴兒年老體弱,一直撫養患有白血病的侄女小東。通過多種扶貧政策一家人實現了穩定脫貧,小東也在熱心村民楊尚昆侖的資助下,完成了高中學業?!案兄x黨和政府還有村里的幫助,咱們現在日子好過多了,得知恩圖報?!睂O金山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村民楊樹輝捐贈2000元用于購買防疫物資,楊樹國主動為村內值守人員送水送飯。
因民風淳樸、鄰里關系和諧,八里屯村被陵城區評為區級文明村。“如今咱村里人心特別齊,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楊彩治介紹,最近臨齊街道打算利用八里屯村的一塊空地建設公共墓地,推廣殯葬改革,他第一次開會征求意見時就得到了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的一致支持。
截至目前,臨齊街道轄區內154個村已經全部設立公益基金,“八里屯村的做法,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今后我們還會將這一工作繼續堅持下去,切實將公益善款用在有需要的村民身上、用在解決村民的生活困難上、用在提升村民幸福指數上。引導大家樹立和諧、團結的新風尚、新風氣,構筑農村文明陣地,讓文明新風為鄉村振興助燃。 ”臨齊街道黨工委書記張建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