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群眾健康“守好門”
2018年至今,區人民醫院牽頭的緊密型醫共體已經建了3個年頭。 3年里,人民醫院不斷創新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推行“十統一”管理、目標化發展等創新做法。
目前,醫共體覆蓋9個鄉鎮衛生院及所轄衛生室,打通了縣、鎮、村三級醫療機構上下轉診渠道,大大提升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切實提高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這一模式也在今年入選首屆全國縣域醫共體建設優秀創新成果。
上下貫通看病少跑路
76歲的楊大媽是宋家鎮人,1個月前,家庭醫生巡診時發現她有胸悶等癥狀,建議她到宋家鎮衛生院就診。衛生院醫生檢查后,認為應給予冠脈造影及支架植入,便通過綠色通道將她轉至人民醫院接受治療。治療完成后,又轉回宋家鎮衛生院接受康復治療。
看病少跑路——這是我區群眾對醫共體的最直接體會。醫共體構建了涵蓋區級公立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三級醫療體系,區人民醫院的設備對醫共體內醫療機構開放,對優質醫療資源進行共享,為各鄉鎮衛生院配備救護車,建起轉診綠色通道,構建起“鄉村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體系。
對“下”通過醫共體將基層醫療機構聯系起來,對“上”則通過醫聯體開展合作。人民醫院副院長閆向東介紹,他們與多家國內知名醫療機構建立了醫聯體,每周都有專家定期坐診,百姓在家門口接受高層次的醫療服務已是常態。
“十統一”提供優質服務
緊密型醫共體,“緊密”在何處?答案是不僅體現在9個鄉鎮衛生院都掛上了“陵城區人民醫院某某院區”的牌子,更體現在對醫共體內醫療機構的黨建、人事、財務、資產、業務、藥械、信息、醫保、薪酬、文化,實行“十統一”管理。
統一的好處顯而易見。比如,通過“縣招鄉用”緩解基層人員不足難題,3年累計招聘140余人,并派遣9名業務骨干到鄉鎮衛生院擔任業務院長強化管理。通過培訓提升基層醫護人員業務能力,3年來累計舉辦技術講座50余場次,培訓1000余人次,開展幫扶坐診172次、手術232例,進行B超、放射、檢驗、心電等專項技術指導超過3萬次。曾經鄉鎮衛生院各自經營,藥品采購缺乏計劃性,存在價格管理不規范、抗生素濫用等問題,通過制定《陵城區人民醫院醫共體藥品使用目錄》,這些問題得到解決,既節約了成本,又規范了用藥。
閆向東表示,種種舉措,最終目的是讓基層群眾享受和城區居民一樣優質的診療服務。醫共體成立以來,9家鄉鎮衛生院的診療科目由53項增長至89項,救治病種由346種增加至478種。
目標化發展彰顯特色
醫共體內各鄉鎮衛生院地理位置不同,發展基礎各異,群眾需求也有差別,人民醫院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合理界定各院未來發展方向。
糜鎮是我區次中心,區位交通便利,于是糜鎮衛生院被打造成區域急救中心,輻射4個鄉鎮15萬余人口,打造15分鐘內急救圈,受德州市120調度指揮中心統一安排,大大提升了危急重癥救治能力。臨齊街道院區地處人口密集的城區,在這里建立了醫療康養中心,開展養老、慢病防治、安寧療護等工作,是全市民生重點項目之一。
目標化的發展,改變了過去鄉鎮衛生院之間同質化競爭的現象,有了更多機會去探索發展自己的特色專科。
數字不會說謊。人民醫院牽頭的緊密型醫共體建立以來,基層醫療機構的面貌日新月異。 2020年,9家鄉鎮衛生院門急診289385人次,同比增加6.2%;住院病人9609人次,同比增長12.7%;手術945例,同比增長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