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建立德州首家“康復+醫療+教育”全資質康復機構,探索特教新模式——
□通訊員王硯才魏琳報道
德州新聞網訊 前進的道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殘疾兒童康復的同時,接受到適齡教育,是黨委政府努力的重點,同時也是推進的難點。
曾經,我區殘疾兒童康復工作,面臨這樣的窘境:本地沒有一個標準的康復機構,家長只能帶著孩子遠赴外地治療,經濟上的負擔讓這些本就不幸的家庭雪上加霜;即使建起本地的康復機構,殘疾兒童的適齡教育又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
對此,我區選擇在康復機構的綜合性建設方面入手,建立“康復+醫療+教育”全資質的康復機構,打造一種新的康復救治體系。
創新的效果顯而易見。“這種新模式,不僅解決了殘疾兒童康復和學前教育兩張皮的問題,還實現了殘疾兒童就近、就便、家門口康復救治,更實現了家門口的普惠教育。 ”對此,區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李惠芳深有體會。
把握頂層設計機遇,康復不再“背井離鄉”
2014年出生的周志博(化名),直到3歲,仍不會開口說話。父母東奔西走四處求醫問藥,醫院診斷結果為:孩子精神發育遲緩,智力三級殘疾,亟需康復訓練。
診斷結果給了這個家一個措手不及。博博的母親身體不好,奶奶在孩子出生前就去世了,中風偏癱的爺爺離不開人照顧,一家的生計來源主要是爸爸打工的微薄收入。
孩子康復治療的重擔落在了爸爸身上,直接影響到爸爸的打工,一家人的生活更加困頓。
博博的爸爸沒有想到,命運給這個家關上了一扇門,黨委政府卻打開了一扇窗。
事情還要從2018年說起。這一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意見》,決定自2018年10月1日起,全面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意見》指出,經縣級殘聯組織審核符合條件的救助對象,由殘疾兒童監護人自主選擇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服務;在定點康復機構發生的合規費用,由同級財政部門與定點康復機構直接結算。
對此,我區積極行動,將救助工作納入政府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強化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兜底保障。
建設資金不足,就多方發力,結合區中醫院康復樓改造項目,建設了高標準的殘疾人康復中心。
區殘疾人康復中心總面積5176平方米,內設辦公、訓練功能室55間,配有高端康復器械200余件,并獲批省定點康復機構。
不僅如此,區財政每年列入資金預算,用于康復中心基礎設施改造和提升、購置先進康復設備、醫護人員培訓經費,不斷提升康復中心服務標準和水平。
一籌莫展的博博一家,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區殘聯主動找到孩子的父親,告訴他,不用再東奔西走了,在本地,孩子就能康復訓練了。
博博很快住進了區康復中心。經過專業人員評估,孩子的言語、認知、精細、社會適應能力、大運動都落后于正常兒童。中心為博博進行康復訓練的同時,特別制作了精準的訓練課程,包括精細運動課、認知課、音樂游戲課、感覺統合訓練、“一對一”個訓課、言語訓練等。
3年時間過去了,博博的進步讓人贊嘆。現在孩子已經就讀普通小學二年級。
如今,爸爸每天送博博上學后,也有了時間送快遞賺錢。“雖然生活很辛苦,但是看到孩子已經像健康兒童一樣成長學習,我的干勁更足了。 ”博博的爸爸說。
從建設一個機構到創造一種模式
“孩子保還是不保?即使保住命也可能是個腦癱兒。 ”兒童王子赫(化名)的父母,依舊忘不掉幾年前那個艱難的抉擇。
赫赫是一名7個月的早產兒。生下來還沒顧得上讓爸爸、媽媽看一眼,就被送進保溫箱,渾身插滿了管子。只有成人巴掌大小的赫赫,連手指都是透明的。
在赫赫身上,我們見證了頑強的生命力。 2個月后,赫赫終于可以出院了。
然而,對這個家庭來說,卻是又一次打擊。經過專業醫院診斷,赫赫被判定為肢體二級、智力三級殘疾兒童。從此,爸爸、媽媽把10歲的姐姐留給奶奶照顧,帶著赫赫踏上了艱難的康復之路。
長期的奔波,讓爸爸、媽媽不得不停掉了工作,沒有了收入來源,還要負擔每個月近萬元的康復費用。
赫赫的父母并不知道,其實在本地的定點機構康復,并不收取任何費用。
區殘聯通過信息比對,聯系到了赫赫一家,為他辦理了免費康復。2020年7月,又為赫赫申請了殘疾兒童肢體救助項目。
當地的高標準康復中心,解決了赫赫一家東奔西走的問題。真正讓這個家庭受益的,其實是背后的那套康復模式。
我區康復中心,不僅有醫療資質,還有教體部門頒發的“特殊兒童康復教育幼兒園”資質。這是德州市唯一一所康復為先、教育為本、康教結合,集康復、醫療、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兒童康復專業機構。
從“康復醫療”結合,到“醫療教育”結合,再到“醫院+幼兒園”“康復+教育”“醫生+教師”,我區的“康、教、醫”相結合模式走在了全省前列。
“在這里,殘疾兒童既能做康復治療,還能享受兒童教育知識,真正實現了醫中融教、教中有醫的融合。 ”李惠芳介紹說。
根據政策,在訓殘疾兒童每人還可享受到殘聯免費康復救助費、醫保治療費、特殊教育經費。
2年來,赫赫充分享受到“康復+醫療+教育”為一體的一條龍免費服務。經過2年的訓練,孩子的言語運動功能有了很大提高,能夠說完整的句子,認知能力也接近正常兒童。
凝聚合力,從改革試點到全面開花
經過3年多的推廣,我區殘疾兒童“康、教、醫”相結合模式,已經在當地有序開展起來。
截至目前,全區在訓腦癱、智力、聽力言語、孤獨癥等兒童有220人,這種模式讓背后的200多個家庭看到了希望和未來。
但是,梳理我區的殘疾兒童數目,0至17歲的就有560人,而在訓的兒童,僅占殘疾兒童總數的43%。
沒有實現全覆蓋的原因,區殘聯做過調研,發現一些家長因為保護孩子隱私,不讓孩子康復或自費到大城市康復;而另外一些孩子則因為家長沒有時間陪護,失去了康復的機會。
李惠芳坦言,盡管“康、教、醫”相結合模式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這種模式的大范圍推廣,仍舊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比如,作為一個欠發達縣(區),我區康復中心內,大專及以上有特殊教育、學前教育、心理學專業背景的教師依舊匱乏,教師與兒童配備達不到正常的比例。
殘疾兒童康復,任重而道遠。全社會的合力,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劉書霞介紹,目前,我區“康、教、醫”相結合的新模式,參與部門只有教體、衛健、醫保、財政、殘聯等單位,“這遠遠不夠。進一步推廣這種模式,需要更多的部門參與進來。同時,社會各界也要多關心、多提供支持,為特殊兒童家庭減輕心理負擔,為他們早日融入社會打好基礎。 ”劉書霞說。
欣喜的是,區黨委政府正在努力,把“康、教、醫”相結合的模式推廣到全區。目前,當地正制定《關于開展特殊教育“康教醫結合”工作意見》,明確職責,通過制度建設構建起政府主導、部門合作、學校(幼兒園)實施的運行保障機制,實現殘疾兒童發現、診斷、評估、康復、教育等工作的有機銜接。
而新成立的定點康復機構或特教學校中,也在以“康、教、醫”相結合的模式為模板,進行推廣和復制。
經過3年的試點,在取得前期成績的基礎上,我區殘疾兒童康復工作又有了新目標。“下一步,將擴展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覆蓋面,提高救助標準,由每人每年1.5萬元提高到1.6萬元,從學前教育提升到特殊教育,使全區17周歲(含)以下的腦癱、智力、聽力言語、孤獨癥兒童在康復的同時享受到文化教育,使其盡快進入普通幼兒園或中小學就讀,積極融入社會。 ”李惠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