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呂兆敏 報道
德州新聞網訊 7月9日中午,花了兩年時間未要回澇災補償的村民李某,帶著一線希望來到邊臨鎮檢察室。正在吃午飯的檢察室工作人員李功恩熱情地接待了他,并邀請李某一起邊吃午飯,邊說明情況。這一舉動,讓多次碰壁的李某心中一熱。
原來,2012年,村民李某的三畝地遭澇災,顆粒無收。村里在發放澇災補償的時候,其他受災農戶均收到補償款,而同樣入了農業保險的李某卻一分錢沒有。李某對此非常不解。他多次尋找村支書或想其它辦法,但因找不到問題根本所在,始終無法得到補償款。
在記錄下李某的相關信息后,李功恩趕緊進行調查。得知村民的原始資料都在德州某保險公司,李功恩與同事立即驅車趕往德州。到了保險公司,李功恩要求其提供李某的資料,對比發現,原來當初村里給登記的姓名有誤,才導致李某的補償款無法發放。找到問題癥結后,李功恩保留了保險公司提供的信息資料,以備不時之需,并督促他們,盡快解決此事。
僅僅過了一天,保險公司便打來電話,通知李某于7月11日上午前去領補償款。得到消息的李某激動不已:“多虧了檢察院的同志們,要不是他們,俺這錢也要不回來,真是太感謝了。 ”
據了解,自從2013年檢察院派駐邊臨鎮檢察室成立以來,檢察室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60余次。每一次接訪,工作人員都會認真記錄問題,積極進行協調,爭取做到當日事當日辦,無法辦理的尋求相關單位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