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記者 李先忠 通訊員 邱楊 報道
德州新聞網訊 智能手機掃描條形碼,真的能夠辨別產品的真假嗎?近日,家住陵城鎮的張先生通過掃描條形碼,自以為買到了正品空調被,誰知拿到家才發現空調被的填充物根本不是商家所謂的鴨絨。
近日,張先生晚上在小區門口散步時,看到有人在路邊銷售鴨絨空調被,“原價668元,現處理價198元。 ”促銷活動十分誘人。“一下子便宜這么多,能是真的嗎?”不少過往駐足的居民表示懷疑,但是商販聲稱只要使用智能手機的掃碼功能掃描條形碼,便可查出產品真假,更是信誓旦旦地讓居民現場掃碼。人們紛紛拿出自己的智能手機掃碼,果不其然,掃出來的價格確實是668元的某品牌正品空調被。大家開始瘋搶。李某也跟著買了3床,可是回到家里一檢查,卻發現大不一樣,被子的填充物根本不是什么鴨絨,李某這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買到了假冒偽劣商品。
民警在偵查中發現,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使用智能手機的掃碼軟件獲知商品價格、生產廠家等信息,但民警提示,條形碼印在產品表面,只能顯示產品的基本信息,本身并不具備防偽能力,而且條形碼技術含量很低,容易偽造,市民選購商品時,不要盲目相信掃碼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