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黃有杰
??? “孩子今天好點了吧,來小寶貝,讓阿姨給你看看,張開嘴巴,啊……”近日,記者在中醫院采訪時看到,中醫院兒科醫生張海霞正在巡房檢查,每到一處她都會先安撫下小患者的情緒,拉近與小患者的距離,再認真、耐心地為小患者檢查身體,了解病情進展情況。工作15年來,張海霞用真心的服務、精湛的醫術,讓患者安心,病人家屬放心,今年4月份,她被評為2015年度全區勞動模范。
??? 2001年,張海霞大學畢業,考入區中醫院從事臨床工作。 2002年,醫院首創兒科,并任命張海霞作為主力,全面負責兒科管理及臨床工作。盡管當時科室條件落后、人員緊張,她從不抱怨,工作15年來,經她治愈后變得健康活潑的孩子讓無數家庭重拾幸福,也讓她更堅定了一生奉獻兒科醫學事業的決心。
??? 在醫行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寧治十男子,不治一婦人;寧治十婦人,不治一小兒。 ”兒科醫生壓力大、風險高在行業內已不是秘密。由于兒科的患者一般是幾歲甚至幾個月的嬰幼兒,無法準確描述癥狀,經常會在診療過程中大聲哭鬧掙扎,無法主動配合診治,診斷難度極高。“兒科俗稱啞科,因為孩子都不會自己描述病情,只能靠查體、家長提供的信息和我們的經驗,這個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細心、耐心和責任心。 ”張海霞說。正是這種負責認真的態度,讓張海霞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有時回到家里,醫院一個電話打來,無論多晚,張海霞也會立刻出現在患者身邊。去年的一天,凌晨一點多鐘,科室打來電話,一個癲癇持續狀態的孩子前來就醫。張海霞二話沒說,立即趕往醫院。到醫院一看,這個孩子口吐泡沫,四肢抽搐非常明顯,通過詢問家長,發現孩子已經在家抽搐30分鐘以上,張海霞針對病癥做出判斷,及時給孩子吸氧、用藥,15分鐘后,孩子終于停止了抽搐。看到小患者轉危為安,家長露出了笑容,張海霞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 張海霞擔任兒科主任多年,她嚴謹、務實、果斷、睿智的人格魅力感染著身邊的同事。為帶好隊伍,她為科室里的年輕人制定了不同的培養方案,想方設法創造機會讓他們學習深造,不斷幫助大家共同進步。“診斷病情時,小孩一哭一鬧我們心里就很緊張,與家長溝通也不順暢,針對這些問題,張主任手把手地教我們,毫無保留。在她的教導下,我們年輕醫生成長的非常快。 ”該醫院兒科醫師岳強說。
??? 與此同時,為減輕患兒痛苦,降低治療過程中的毒副作用,張海霞不斷鉆研業務知識,提高專業素養,利用中醫診療的特點,成功創新出小兒穴位按摩、小兒推拿,小兒三伏貼等特色療法。工作以來,張海霞先后在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4部,并獲得了全區十大文明青年,全區巾幗服務標兵、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