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涌:管涌是指在汛期高水位情況下,上游水流通過壩基的透水層,從下游壩腳或壩腳以外覆蓋層的薄弱部位溢出,造成壩后管涌、流土。
??? 流土:流土為土體表層所有顆粒同時被滲水頂托而移動流失的現(xiàn)象。流土開始時壩腳下土體隆起,出現(xiàn)泉眼并進一步發(fā)展,最后整塊土掀翻被抬起。
??? 跌窩:汛期壩身或外坡發(fā)生局部塌洞叫做跌窩。白蟻、蛇、鼠等在壩內打洞,或筑壩時土塊架空末經夯實,遇江水高漲,江水灌入,或雨水泡浸使洞周土體浸軟而形成局部陷落,所以跌窩伴隨漏洞而發(fā)生。
??? 裂縫:裂縫是大壩常見的一種險情,它有時很可能是其他險情(如滑坡等)的前兆,而且由于它的存在,洪水或雨水易于入侵堤身,常會引起其他險情,尤其是橫向裂縫,往往會造成壩身土體的滲透破壞,甚至更嚴重的后果。
??? 防浪:在汛期中,水面較寬風浪較大的堤防,被風浪沖擊淘刷,壩外坡土粒易被水流沖走,輕則把堤坡沖刷成浪坎,使壩身發(fā)生崩塌險情;重則使壩身完全破壞造成潰口。
??? 散浸:水位上漲,壩身泡水,水從壩內坡或內坡腳附近滲出,叫做散浸,一般又叫“堤出汗”。當高水位持續(xù)時間過長,散浸范圍就將沿壩內坡上升、擴大,如不及時處理,就會發(fā)生內脫坡、管漏等險情。
??? 漏洞:漏洞出口一般發(fā)生在壩內坡下部或坡腳附近。開始時因漏水量小,壩土很少被沖動,所以漏水較清,叫做清水漏洞。由于洞周土體浸泡時松散崩解,或產生局部滑動,或堤身填土含砂重,土體可能被漏水帶出,使漏洞變大。這時,漏水轉渾,發(fā)展成為渾水漏洞。如不及時搶救,則將迅速發(fā)展,導致跨壩。
??? 滑坡:當背水坡發(fā)生嚴重散浸,未作及時處理,就有可能在堤頂、堤肩、內坡發(fā)生向堤腳下挫的弧形裂縫,隨著土壤結構被破壞,內坡就整體地向下滑動,造成坡腳土壤上鼓,這種內坡滑動,有的只是堤坡滑動,有時推動坡腳土層一齊滑動。如果處理不當,容易造成潰口。內脫坡是散浸造成的,因為散浸嚴重的地段,大堤浸水飽和,堤坡穩(wěn)定破壞,也有的是堤腳基礎虛軟,內腳是水塘、壩港,阻滑力減弱,當它不能支持堤坡滑動體時,就會產生脫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