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河訊 為迎接黨十八大的召開,營造良好的組織環境,長河街道堅持以親民、惠民、助民為宗旨,圍繞“解民憂、惠民生、促和諧”主題,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為基點,深入落實多項惠民政策,吹響了“服務群眾、改善民生、促進發展”的號角,全面推進各項民生工作的順利開展,不斷提升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水平。
??? 抓好組織建設,深化自身改革。該街道時刻抓好基層組織這一根基,強化基層組織建設,把目光投向基層,把力量沉向基層,把指導下到基層,出好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組合拳”。同時針對新形勢、新環境下存在的諸多薄弱環節,辦事處充分認識到基層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大力推進自身改革,采取多項應對措施,以提高組織隊伍人員的素質和凝聚力,沖破客觀條件的制約,切實從每個方面夯實好基層組織建設的基礎。
??? 抓好民生保障,健全救助體系。該街道堅持“和諧發展,民生為先”的原則,始終把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和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放在優先位置,全面抓好民生保障工作。在制度保障方面,辦事處實施科學有效的城鄉低保制度,努力實現低保全覆蓋,切實加強各項配套政策的銜接;在救助服務方面,創新了積極的干部扶持政策,保障了對困難家庭的“陽光救助”,制定出一套科學、實用的低保評定操作規范,在優化服務的同時確保程序公平、結果公正。同時對困難群眾進行入戶摸底調查,全面開展家庭收入核對工作,提高救助準確率,保障每位公民的基本權益,讓這項民生兜底工作真正做到群眾受益、社會滿意。
??? 抓好矛盾化解,提高服務能力。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維護群眾利益,滿足群眾訴求始終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街道從群眾的呼聲中把握著力點,找到群眾矛盾的關鍵點,真正的以群眾的角度去幫助他們化解矛盾解決問題。領導干部統一思想認識,帶頭走一線,重心下移,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該街道采取包村責任制,進村入戶,蹲點幫扶,化解矛盾,記好“民情日記”,建立“民情檔案”,對基層問題實行“大走訪,大排查,大解決”,真正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從根本上提高基層組織的公共服務能力。
??? 抓好基礎建設,優化社區環境。環境是一個地方的名片,該街道緊緊抓住轄區地理位置優越、道路寬闊平坦、社區合理整潔等優勢,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加強對環境的綜合治理。圍繞“路面平,綠化好,環境美”的目標,通過規范物業服務,以社區為平臺,建立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社區居民主人翁的作用,拓寬居民參與社區環境綜合治理路子,加大宣傳力度和正面引導,使更多居民能積極參與其中,貢獻個人才智,承擔社區責任,分享社區成果,真正形成“社區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良好氛圍。
??? 抓好文化創新,改善生活質量。社區文化是社區建設的靈魂,也是城市文化的基石。長河街道辦事處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開展“鄉村文明行動”的精神,制定出“城鄉文明牽手共建”行動方案,對社區文化建設進行合理規劃,明確社區文化建設的目標、任務,完善社區文化建設財政投入機制和人才保障機制。采取新建、擴建、改建等辦法,加快推進以街道文化站、社區文化中心、社區文化活動室等為主體的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堅持貼近社區實際、貼近社區居民生活,根據社區區位、文化優勢等特點,開展特色文化社區創建活動,創建各種有品位、有特色的歷史文化社區、科普社區、園林社區等。辦事處還充分利用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媒體,以信息化為基礎,搭建社區文化信息服務平臺,傳播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在轄區內營造人人關心、人人參與的社區文化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
??? 民生問題是否得到重視事關人民群眾幸福指數,長河街道必將繼續堅持以群眾利益為先、群眾安危為要,帶領群眾求發展、保障群眾享安定,繼續唱響基層組織建設惠民生的輝煌篇章。 (王夢雨 馬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