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周彥瑞)“以前每年種玉米都得等著黃河水,河里沒水就沒法澆地,就耽擱種玉米。現在可好了,插上電,刷上卡,井水就嘩啦啦地流到地里,用‘小農水’澆地就是方便! ”
??? “俺們這兒在縣里算是離黃河水最遠的,一年到頭來不了幾回黃河水,自從有了‘小農水’,澆地就再也不用發愁了! ”
??? “以前農民澆地都得排隊挨號、拉電線、鋪管道、搖笨重的機器,三五戶的老爺們才能把井穩上,又費工又費時又費力,用‘小農水’澆地,這些麻煩全都省了,一個鐘頭一畝地,真是‘多快好省’啊! ”
??? “小農水”讓我縣的老百姓交口稱贊。由于我縣地處引黃末梢,每逢用水高峰期,黃河水就引不過來,導致很多農田因為澆不上水而減產,給當地農民群眾造成不小的損失。在小農水重點縣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我縣本著“以井保豐,以河補源”的水資源開采利用之路,根據引黃水和地下水水源條件優勢,設計確定為泵站+明渠、泵站+管灌、機井+管灌三種工程形式。在黃河水充足的片區采用泵站提水+低壓管道灌溉的工程形式;在地勢高亢、黃河水不適時的片區采用機井提水+低壓管道的工程形式。
??? 我縣三個年度小農水重點縣工程總投資1.32億元,已全部投入使用,全縣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3.18萬畝,節水灌溉面積達到25.56萬畝,恢復和新增灌溉面積7.92萬畝,改善灌溉面積8.49萬畝,新增節水能力384萬方,年新增糧食生產能力790萬公斤,農民人均增收356元。三個年度小農水重點縣工程的投入使用,使項目區的廣大農民群眾切實得到了實惠,達到了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抗御自然災害能力明顯增強的效果,有力地促進了項目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