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記者胥愛珍本報通訊員郝坤陳志博
“鄉村振興的‘樂陵方案’可學可鑒,值得其他地方學習借鑒。 ”9月21日,在我市參加2020年“豐收中國萬里行”豐收論壇的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特邀顧問、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孫林對我市鄉村振興的做法和成效給予充分肯定。
孫林認為,樂陵市委、市政府搶抓機遇,高度重視鄉村產業發展,扎實做好頂層設計、規劃引領工作,深入實施“一五十百千萬”鄉村振興突破計劃,以金絲小棗為抓手,通過引入科研力量、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等途徑,智慧大棚等設施農業的發展,把千年小棗提檔升級為現代農業的典范,為鄉村全面振興夯實了產業基礎。“樂陵的文化振興也非常出彩。 ”孫林說,在參觀了中國金絲小棗文化博物館、冀魯邊區革命紀念館后,他充分感受到樂陵把紅棗文化、冀魯邊紅色文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喜人成績,被鄉村文化振興的“樂陵故事”打動。
孫林表示,農耕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和源,鄉村文化是鄉村振興的魂,振興鄉村文化就要傳承好農耕文化,放大農業品牌效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農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農產品的品牌至關重要,現在樂陵金絲小棗已經享譽全國,金絲小棗也成為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要放大品牌效應,就要高舉樂陵金絲小棗品牌,從源頭上提升小棗品質,把小棗種好、賣好,從賣產品延伸到“賣文化”,做好紅棗文化,做活紅棗文章。
孫林建議,在宣傳文化品牌時,不僅要進行面上的整體宣傳,也要注重細節宣傳,借助更高更大的平臺,實現專業特色品牌大眾化的有效傳播,把樂陵金絲小棗的地域標志、營養價值宣傳出去,為小棗文化品牌注入更多時代內涵,讓文化振興更具特色,美麗新農村走得更實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