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組建一體推動貼心幫扶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于斌通訊員李東波)“臧大姐,在家嗎,最近身體咋樣了,孩子們都去上學了嗎?”“在家呢,在家呢,進來坐!”2月20日上午10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派駐陽光村第一書記、市中街道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工作隊副隊長聶磊和工作隊隊員來到陽光村村民臧俊霞的家中走訪,詢問她最近的身體狀況,以及對改善村容村貌的建議。
工作隊推門就進,臧俊霞熱情招待,他們之間交流沒有一點生疏。“我身體不好,家里還有3個孩子都在上學。”說起自己的家庭情況,臧俊霞打開了話匣子。她今年50歲,2年前丈夫因病去世,有2個兒子和1個女兒都在上學。去年,市中街道根據市委要求,聯合包保單位、鄉賢、大學生人才組成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工作隊,對臧俊霞進行了捐助,“咱村原來的村支書臧登樓和德通公司的陳向陽給俺捐了2000元錢,讓孩子們都上了學,俺特別感謝工作隊。”臧俊霞說。陽光村是由臧家、劉閣等5個自然村合并的行政村,雖然靠近城區,但外出打工的人多,發展水平并不高,還有一些生活困難的群眾。“工作隊建立后,我們發揮各村優勢,依照實際進行貼心幫扶,推動實現鄉村振興。”聶磊說。聶磊為記者打印了一份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工作隊名單,隊員不僅包含了包保單位、鄉鎮干部,還有村黨支部書記、轄區“兩新”黨組織負責人、回引大學生人才,“工作隊的工作是多方面的,自然組成人員也要多元化。鄉鎮干部的作用就不多說了,企業家不僅可以為群眾致富出主意,還能引來合作伙伴;回引人才大多學歷高,為鄉村文明出力;村(社區)書記是我們與群眾溝通的橋梁,我們每個人都發揮著各自的作用。”聶磊說。工作隊每周都要到群眾家中走訪,看看誰有好想法,一些能人被挖掘了出來。三里莊村的王建勇自己經營車隊,一直是村里的富裕戶,在工作隊的幫助下,目前轉型種植4畝桃樹,帶動本村就業;劉閣村以前的貧困人員史玉鳳,今年60歲出頭,以前學過按摩養生,還參加過人社局的培訓班,她計劃在村里開一家針灸店,用自己的雙手致富。此外,為讓5個村真正融合到一起,工作隊也有了很多好想法,“5個村,5個支部,5套班子,雖然合并成一個村,但協調上還是有障礙。”工作隊隊長、市中街道黨委委員徐洪輝說。5個村戰斗力參差不齊,臧家村班子是最健全的,他們想以臧家村班子為中心,在黨建上先融合,改變以前某村黨支部的常規,統一辦公場所,合在一起學習,這樣既能避免各村黨員有多有少,還能提供交流機會,目前正在試運行。“推動鄉村振興,專業的幫扶隊伍是關鍵點之一。”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董軍說,我市以群眾利益為基礎,統籌整合市直部門、鄉鎮(街道)、非公企業3個層面,以及原管區干部、第一書記、回引人才、黨建特派員1534名優秀干部人才,圍繞130個行政村打造130支多元化服務隊伍——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工作隊,專職謀劃推動鄉村振興,市財政每年列支近400萬元作為辦公經費。此外,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在具有工作隊經歷的干部中選拔鄉鎮領導班子、市直機關科級干部,實績突出的優先推薦參選“最美共產黨員”等。目前,我市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工作隊已實現行政村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