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街道創新模式,實現村改社區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閑暇時間,社區居民排練文藝節目
記者于春芝通訊員蘇安矗王敏敏
最近,樂陵市市中街道安居社區黨委書記石洪剛格外高興,社區申請的樂陵市經開建筑公司營業執照下發了。
“這是我們成立的第二家公司,以后就有了‘進軍’建筑業的資質了。”7月14日,石洪剛高興地向居民宣布。
與其他公司不同的是,這家公司由樂陵市安居社區集體資產注冊成立,也是市中街道探索社區集體資產運營模式的積極實踐,將進一步發展壯大社區集體經濟。
位于市中街道西部的安居社區,是我市9個城市社區之一,也是最大的村改社區。近幾年,隨著城市發展,項目落地,對土地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安居社區內拆遷征地如火如荼。目前,安居社區內已有9個村涉及拆遷征地,其中5個村已完成安置,搬遷上樓。
村里原有集體資產全部被征收,面對村集體資產變現,是坐吃山空還是轉型進取,拆遷村該走什么樣的發展道路?成為擺在社區“兩委”班子面前的一道難題。
石洪剛介紹,為實現村集體資產持續增長,解決村改社區集體資產運營不專業、收益不理想、監管不到位等問題,按照“政府主導、國企托管、公司經營、市場運作”的理念,2019年,市中街道率先在安居社區探索“社企+國企”的國有企業托管村改社區資產運營模式。
由社區領辦,當年成立樂陵市經開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2000萬元,同時將石家、高家、路家等9個村改社區的2300萬元拆遷資金“裝入”公司,實現了社區領辦公司由“空殼”到“實體”的轉變。
公司資產如何運營?回憶當初,石洪剛表示,主要聚焦民生項目、重點項目,旨在“為集體謀利、為政府分憂”。
公司向S240鹽濟線繞城改建工程投資2000萬元,半年時間獲得收益109.1萬元,這進一步堅定了國企托管的信心。隨后,公司又先后承接建設工程總造價為1195萬元的生態水系綜合治理項目即中央大道項目和廣東模具五金(樂陵)產業園項目,分別獲得收益119.5萬元、135.6萬元,在贏得良好口碑的同時,也實現了從純資金投入到承接項目建設的轉變。
“除投資建設外,安居社區堅持‘多條腿’走路,讓集體經濟快速壯大。”石洪剛介紹,眼下,社區不僅注冊成立建筑公司,進軍基建項目,還積極購置產業園廠房等固定資產,實現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
走進安居社區,一幅“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圖景越來越清晰。而這一切,緣于他們找到了一條好的集體增收路徑。3年來的托管運營,公司年收益率保持在10%以上,所得收益全部用于惠民生促治理。
“我們改造提升了黨群服務中心,修補排水管網、門前路,提檔升級了‘農家書屋’……”說起社區的變化,70多歲的張德奎如數家珍。
隨著社區集體經濟實力的不斷壯大,安居社區的居民越來越享受到了發展帶來的好處。
社區每年在中秋節、春節集中發放食用油、面粉、扒雞等福利;連續5年舉辦暖心“百叟宴”;成立居民鑼鼓隊,連年在全市活動中奪魁;成立農民合唱團,代表農民群眾登上央視舞臺,唱響美好新生活;舉辦“百姓春晚海選”等活動,以活動凝聚人心,提升居民文明素養。
張德奎高興地說,在社區享受的福利越來越多,生活越來越有盼頭。
“我們每年發放福利價值超50萬元,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始終是社區發展的最大目標。”石洪剛鄭重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