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戲劇日,記者走進德州市京劇團
化妝—眉眼
化妝—旦角畫嘴花臉勾臉
化妝—包頭
化妝結束后進行局部調整
打把子單刀槍
基本功—踢腿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趙祜昊見習記者鄭華娟通訊員王晶攝影報道視頻孫學虎
“海島冰輪初轉騰,見玉兔,玉兔又早東升……”水袖起落之間,一折戲罷。臺下掌聲雷動,喝彩叫好之聲不絕于耳。這是很多人印象中關于京劇的所有,可又有誰知道,哪怕只為臺前一個亮相,演員們在臺下也要付出無數的汗水。3月23日,在世界戲劇日來臨之際,記者走進德州市京劇團,去探秘京劇演員臺下和幕后的故事。
化妝臺前一坐,指腹蘸著淺粉色的油彩揉勻了,整張臉先打個底,然后才是紅色著重的加深眼眶和兩腮,修容定妝完成了才是眉毛和口紅。德州市京劇團花衫演員吳雙告訴記者,完成這一系列的步驟,對于一個完整的京劇角色裝扮來說,只是一個開頭。
梳大頭、貼片子,眉梢往上這么一吊,那精氣神就出來了。外行看熱鬧,不明白這么做的意義,只覺得這么扯,皮膚肯定很痛,忍不住跟著心頭一揪。“記得第一次冬天下鄉演出時,片子準備好了,結果溫度太低,上臉的時候都有冰碴了。”吳雙在化妝的同時,笑著講述自己的經歷。
化妝完成,頭面也穿戴完整,這才到穿戲服的環節。整個過程,國家一級演員、德州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張賀芳一直在旁協助。
“按道理說,戲服、盔頭都應該叫專門的老師來,但每次看到孩子們為了演出而忙碌,我都忍不住來幫幫忙。”張賀芳今年已經56歲,雖然過了退休的年紀,可她還是每天都在劇團忙活著。“京劇是一門需要口傳心授的藝術,我很開心這些八零九零后的孩子還能喜歡它,愿意傳承咱們的國粹。我想有機會就把他們都推到臺前去,他們才是咱們京劇傳承的中堅力量。”張賀芳說。
前后兩個多小時,一個完整的旦角演出裝扮才能完成。在沒有演出的時候,這些年輕的京劇演員們也不敢松懈。樓上的排練廳,十名京劇演員正在進行日常訓練,壓腿、趟馬、三兩成組練著對子……雖然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已經登臺演出很多年了,可是對于基本功,那是一天都不敢放下。
每當看到排練廳內刻苦練功的年輕演員們,張賀芳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她說,一個京劇演員從幕后來到臺前,離不開勤奮練功。“四功五法”是必須,其次還有水袖功、髯口功和翎子功等。要想成為一名京劇演員,熱愛和堅持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