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訊(記者陳婧) 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于12月7日18時發布空氣重污染預警等級由橙色提升為紅色預警,這已是近期北京市第二次出現嚴重霧霾天氣。
談“霾”色變和“等風來”成了霧霾侵襲地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應對大氣污染,北京該如何治霾?應急措施后如何推進大氣污染長效機制的建立?國外又有怎樣的大氣污染治理經驗值得借鑒?
本報今日14版專題策劃認為,近年來,北京組織實施了多階段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三年行動計劃等,環境污染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但北京是一個人口規模超過2150萬的超大型城市,建設規模仍在擴大,環境污染治理仍面臨巨大壓力,亟須進一步調動社會各類主體的積極性,改變過去環境管理以行政審批為抓手、環境建設由政府主導的局面,轉向以市場和法律手段為主導,進一步加強法治、經濟、科技手段的綜合運用,提高環境污染防治精細化管理水平,提升污染治理效率。
此外,該版刊登的署名文章認為,霧霾治理的長效機制需要配套政策組合。改善環境主要依靠收入水平提高、經濟結構調整、資源效率提高、技術進步等,這些影響因素都受能源價格驅動。通過設立環境標準和約束指標,以及能源價格改革來反映環境和能源資源成本,促使能源結構和經濟結構調整、技術創新、提升廢物回收利用率等,從而有效引導對常規能源的替代和增強清潔能源技術的競爭力。現階段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整體環境污染,很難很快地由技術措施來消除和緩解。因此,除了從供給側進行霧霾治理,政策上還需要從消費側引導改變消費方式,改變經濟發展模式,推崇節能減排,真正有效治理霧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