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詞譜《十美圖放風箏》
書碼頭帶活了圖書市場。圖為當年的鼓詞《德州府》
號子是首流淌的歌
南北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形成燦爛的德州運河文化,運河號子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運河上的船民們在勞動生活中,逐漸創造了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船工號子。沿河居住的人們一聽到不同的船工號子,便知道又有船只起航或歇錨靠岸了。
船工號子是船工們在勞作時的即興創作,可以說,船上有多少道操作工序,便有多少種船工號子。常用的有起錨號、沖號、拉纖號、招號、纜頭號、攪關號、撐篙號和搖櫓號等,作用各不相同。比如,起錨號是在用力拔錨時所唱的,船工們抓住錨繩,邊拉邊唱:“千斤呀,萬斤呀,嗨!鐵錨呀,動身呀,嗨! ”于是鐵錨便在眾人的齊聲唱和中被緩緩拔起。船工們所唱的沖號,亦稱鳳凰三點頭,是在船舶即將開航時唱的:船工大師傅將纖繩搭在肩上,口中唱“我要拉——喲嗨! ”這一句便是給船上伙計的一個信號——船要出發了。聽到這一句號子,伙計們無論是正在吃飯,還是正在干別的活,都要立刻起身,一邊撤掉搭板,拿起竹篙,一邊口中長長地應道“哎……”,于是便進入工作狀態,各司其職。大師傅再接著唱“喂喂,啊——我要拉喲,嗨”,眾人再隨號應和,一齊用力,如此反復三次,船便緩緩啟動了。
船工號子種類不同,節拍也有所不同。撐篙號就有快拍和慢拍之分:逆水行舟時需用力撐篙,而且撐篙的節奏要加快,所以就用快拍號子;順流航行時船只行駛平穩,撐篙不需太大力氣,節奏也無需太快,便可用慢拍號子。
唱號子一般需要領號者,待領號者唱出,其他人隨之應和。領號者要根據船舶行駛狀態,掌握號子的輕重緩急,以調動大家的情緒,把勁往一處使。唱號者不但可以邊干邊唱,也可以不參加勞動,站在船上專司其職,船民們稱此類號子為“甩手號”。
當年運河上來來往往的船都唱號子,行駛到船多、人多之處,哪只船的號子響亮有力,氣勢不凡,引人注目,哪只船的主人便會倍感榮光與自豪。因此,號子也便成了船主實力的一種標志。領號者多為有經驗的船工,一般船上的大師傅每月工薪為10塊大洋,而唱號者則可拿到12塊,由此可以看出領號者待遇不低。
光緒末年,朝廷改征糧為折征銀兩,漕運廢除。水運衰敗,陸路興起,運河碼頭地位逐漸消失。運河號子也失掉了它原有的功能,但它那富有特點的音調,至今在人們中間流傳。